美女被网站免费看九色视频-美女被异性狂揉下部羞羞视频-美女和帅哥在床上玩的不可描述-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91美女在线播放-91欧美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文獻 » 燒結球團文獻 » 球團工藝 » 正文

鐵礦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研究及機理分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3-22  作者:楊樂彪, 李家新, 楊佳龍, 魏汝飛, 孟慶民, 龍紅明  瀏覽次數(shù):1358
 
核心提示:摘要:為了探究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的變化情況,采用全自動球團高溫抗壓強度在線測試裝置,測試了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利用正交試驗考察了還原溫度、n(C)/n(O)(摩爾比)、還原時間3 個因素對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的影響,并對結果進行了計算分析。根據(jù)單因素控制變量進行了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與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的對比試驗,結合熱力學原理和XRD檢測結果分析了含碳球團高溫強度的機理。研究結果表明,在950~1 250 ℃條件下,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的變化趨勢是一個先降低后升高的過程,在1 050 ℃左右時,含碳
 鐵礦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研究及機理分析

楊樂彪, 李家新, 楊佳龍, 魏汝飛, 孟慶民, 龍紅明

(安徽工業(yè)大學冶金工程學院,安徽馬鞍山243002)

摘要:為了探究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的變化情況,采用全自動球團高溫抗壓強度在線測試裝置,測試了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利用正交試驗考察了還原溫度、n(C)/n(O)(摩爾比)、還原時間3 個因素對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的影響,并對結果進行了計算分析。根據(jù)單因素控制變量進行了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與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的對比試驗,結合熱力學原理和XRD檢測結果分析了含碳球團高溫強度的機理。研究結果表明,在950~1 250 ℃條件下,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的變化趨勢是一個先降低后升高的過程,在1 050 ℃左右時,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達到最低值,而后球團強度隨金屬鐵質(zhì)量分數(shù)的增加開始回升。通過因素極差計算得到極差計算結果RT=67.33、Rn(C)/n(O)=33.80、Rt=9.09;在n(C)/n(O) 與還原時間相同的條件下,球團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與高溫在線抗壓強度隨溫度變化的差別較大;在還原溫度與還原時間相同的條件下,兩者抗壓強度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關鍵詞:鐵礦含碳球團;高溫強度;還原;正交試驗

含碳球團是指將鐵精礦粉配上一定量的固體還原劑(煤粉和焦粉等)與適當?shù)酿そY劑充分混勻后,經(jīng)造球機或壓球機制備成一種含碳含鐵的小球或冷熱壓塊[1]。含碳球團以其優(yōu)良的自還原性和原料的廣泛性等優(yōu)點,受到冶金工作者的關注,被認為是煉鐵工藝結構優(yōu)化的優(yōu)質(zhì)爐料之一。但是,目前因其自身強度的影響導致使用受到限制,例如在轉(zhuǎn)底爐中只能鋪2~3 層,這大大限制了其在工業(yè)上的應用。為了防止在運輸、裝爐過程中發(fā)生破碎,在含碳球團生球強度方面,國內(nèi)外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2-5]。在含碳球團預熱后強度方面也有不少學者做了深入的研究[6-9]。對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方面的研究還較少,高運明等[10]對有機黏結劑含碳球團高溫強度進行了試驗測定;儲滿生等[11]針對熱壓含碳球團高溫強度做了一些研究。由于含碳球團高溫強度的研究情況十分復雜,影響因素較多,如溫度、還原時間、配煤量等,故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通過模擬轉(zhuǎn)底爐內(nèi)的升溫制度,重點研究了氮氣氣氛下含碳球團還原過程中高溫抗壓強度的變化,并根據(jù)正交試驗研究了還原溫度、n(C)/n(O)、還原時間3 因素對含碳球團的高溫強度的影響,并在同等的試驗條件下對含碳球團的高溫強度與還原冷卻后強度進行合理對比。結合上述試驗結果,再根據(jù)熱力學原理與XRD檢測結果分析了含碳球團在還原過程中強度變化機理,為含碳球團的后續(xù)研究提供參考。

1 試驗

1. 1 試驗原料

本試驗所用的原料是由廣東鐵精礦粉、神華煙煤、華佳膨潤土組成。其中鐵精礦化學成分和煤粉工業(yè)分析結果見表1和表2。

圖片1 

1. 2 試驗裝置

全自動球團高溫耐壓試驗裝置如圖1 所示。該裝置主要由加熱系統(tǒng)、壓力測定系統(tǒng)、數(shù)據(jù)采集處理和計算機集成控制系統(tǒng)4部分組成。

圖片2 

(1)加熱系統(tǒng)。由爐體、發(fā)熱元件、氮化硅結合碳化硅底板、載樣匣體等組成。采用耐高溫抗熱震性良好的耐火纖維作為內(nèi)襯,周圍使用耐高溫低導熱的高級保溫材料。試驗爐最高溫度可達1 500 ℃。爐體安裝在爐架上,支撐爐底的螺旋頂盤安裝在其上方。推樣裝置安裝在高溫爐后面,由微電機經(jīng)減速器,絲杠螺母帶動碳化硅質(zhì)推桿推動到爐內(nèi)載樣匣體,使試樣可以在爐內(nèi)移動,安全限位器確保了推樣裝置的活動范圍,保證了試樣位置的準確性。

(2)壓力測定系統(tǒng)。采用的是機械加荷,主要包括電動機、壓桿、壓力傳感器和限位器組成。伺服電機經(jīng)絲杠螺母使壓頭移動,實現(xiàn)對試樣的加荷。測力傳感器使用的是變頻技術和精度高、性能穩(wěn)定的拉壓力傳感器,緊固在壓頭下面。傳感器經(jīng)水冷隔熱裝置與夾頭連接,夾頭以夾持70 mm×70 mm的壓棒,壓頭行程開關(限位器)安裝在頂座上左內(nèi)側(cè)。

(3)數(shù)據(jù)采集處理。自動記錄和保存所需數(shù)據(jù),力值-時間曲線圖,根據(jù)所需要的試樣數(shù)據(jù)自動進行處理。計算機采用的是工業(yè)控制計算機。

(4)計算機集成控制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用的是自開發(fā)軟件,所有電器及儀表均在其中,起到驅(qū)動主機加荷系統(tǒng)和控制高溫試驗爐的作用。

1. 3 試驗方法與過程

為了研究還原溫度、n(C)/n(O)、還原時間對含碳球團抗壓強度的影響,利用L16(34)正交表進行多因素試驗設計[12-13],以考察各因素對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的影響(表3)。其次,根據(jù)試驗結果對影響較大的因素進行單因素控制變量試驗。

圖片3 

本試驗按照n(C)/n(O) 為0.9~1.2 比例配料,配加2%的膨潤土。將按上述比例配好的料均勻混合后制成球團,直徑為12~15 mm,放入烘箱中,在120 ℃條件下干燥4 h。

將爐子升到試驗預定溫度恒溫10 min,將干燥后的球團取6 個外觀良好的依次放在碳化硅滑塊上,然后快速推到恒溫區(qū)域進行反應并同時通入氮氣(0.2 m/h)保護。時間到后,點擊測試按鈕進行測試,壓桿以6 mm/min 的加荷速率下降,計算機將自動記錄每個試樣的抗壓強度,取6個試樣的平均值作為該試驗條件下的高溫抗壓強度值,球團在1 150 ℃在線強度測試試驗過程如圖2 所示。本研究中的含碳球團高溫強度指高溫狀態(tài)下,在壓桿下降固定距離時豎直方向上對其施加均勻壓力直至球團抗壓強度曲線出現(xiàn)陡升陡降時的峰值。

圖片4 

試驗后,將試樣取出迅速放入預先裝有煤粉的密閉石墨坩堝中冷卻,取冷卻后試樣進行檢測分析。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2. 1 試驗結果分析

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是判斷球團高溫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球團的高溫抗壓強度越高,越有利于生產(chǎn)。由表4 可知,不同還原溫度、不同n(C)/n(O) 和不同還原時間條件下的球團高溫抗壓強度有很大的差異。由正交試驗極差分析原理可知,極差越大表明該因素對試驗結果的影響越大。極差計算的結果從大到小分別為67.33、33.80、9.09,它們所對應的因素依次為還原溫度、n(C)/n(O)、還原時間。根據(jù)極差計算結果,可以得出影響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的因素依次為:還原溫度> n(C)/n(O) > 還原時間。

圖片5 

為了更清楚地描述各因素對球團高溫強度的影響,用各因素的綜合平均抗壓強度值作圖,如圖3所示。從圖3 中可以看出,各因素對球團高溫抗壓強度各不相同。含碳球團隨著n(C)/n(O) 的增大,高溫抗壓強度降低,隨著溫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隨著還原時間延長高溫抗壓強度逐漸升高。球團高溫抗壓強度在n(C)/n(O) 為0.9 條件下隨還原溫度、還原時間的變化如圖4 所示。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如圖5所示。

圖片6 

圖片7 

圖片8 

從圖4 和圖5 可以看出,球團高溫抗壓強度與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的變化趨勢有很大的區(qū)別。在高溫狀態(tài)下,含碳球團強度在950~1 250 ℃是一個先降低再升高的過程,如圖4 所示。而同樣試驗條件下,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隨溫度升高不斷增大,如圖5所示。

在950 ℃下,含碳球團的抗壓強度較大是因為煤粉結焦與高溫固結的作用;在1 050 ℃時,由于鐵氧化物直接還原反應的發(fā)生,含碳球團內(nèi)部鐵礦粉與煤粉緊密接觸使得球團內(nèi)部反應速度很快,球團內(nèi)部孔隙率增大,孔徑變大且球團開始軟化導致球團的抗壓強度急速下降。在1 150 ℃時有金屬鐵生成,球團的抗壓強度主要取決于內(nèi)部金屬鐵的量,相比于1 050 ℃時球團抗壓強度開始增大,到1 250 ℃時金屬鐵質(zhì)量分數(shù)快速增加,球團抗壓強度隨之持續(xù)增大。

為了更進一步探究還原溫度、n(C)/n(O) 對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的影響,又進行了單因素控制變量試驗與分析。

2. 2 單因素試驗結果分析

2. 2. 1 還原溫度對含碳球團抗壓強度的影響

在n(C)/n(O) 為1.0、還原時間為40 min 試驗條件下,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與還原溫度的關系如圖6所示。

圖片9 

從圖6 中可以看出,球團高溫抗壓強度在950~1 250 ℃下是一個先減小后增大的過程。在950~1 050 ℃內(nèi)球團抗壓強度快速下降,在1 050~1 250 ℃球團抗壓強度逐漸增大。球團高溫抗壓強度在1 050 ℃時球團中的鐵氧化物的軟化使球團抗壓強度大大降低,而后隨著溫度的升高球團中金屬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斷增加,球團抗壓強度又開始不斷升高。

2. 2. 2 n(C)/n(O) 對含碳球團抗壓強度的影響

在還原溫度為1 150 ℃、還原時間為40 min 條件下,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與n(C)/n(O) 的關系如圖7所示。

圖片10 

在還原溫度為1 150 ℃、還原時間為40 min 條件下,隨著n(C)/n(O) 的升高球團高溫抗壓強度不斷降低。這是由于含碳球團的配煤量有一個適當?shù)姆秶斉涿毫砍^這個范圍時,煤的熱解與揮發(fā)會帶走大量的熱,間接阻礙了金屬鐵的形成,而后期含碳球團的高溫抗壓強度主要靠反應生成的金屬鐵的量,所以當配煤量超過一定量時,含碳球團抗壓強度開始不斷降低,這與儲滿生等[11]研究的結果相一致。

3 討論

3. 1 熱力學分析

由鐵氧化物還原的熱力學可知,生成自由能負值越大(或氧勢越低)的氧化物越穩(wěn)定[14]。在Ellingham 圖中,F(xiàn)e2O3曲線的位置最高(氧勢最高)最不穩(wěn)定,F(xiàn)e3O4次之,穩(wěn)定性最強的是FeO,故鐵礦含碳球團在不同還原溫度下抗壓強度變化的原因是:當溫度在室溫到400 ℃左右時,含碳球團的強度主要靠球團內(nèi)部的黏結劑發(fā)揮作用,隨著溫度的持續(xù)升高,黏結劑逐漸失效,抗壓強度開始降低,在600~1 050 ℃時,球團主要發(fā)生以下反應[15]

圖片11 

含碳球團內(nèi)部的Fe2O3 主要被還原成Fe3O4,也有少量的被還原成FexO。在從Fe2O3 到Fe3O4 的轉(zhuǎn)變過程中由于晶格的轉(zhuǎn)變,造成晶格的扭曲,產(chǎn)生了極大內(nèi)應力。同時球團內(nèi)部直接還原的發(fā)生,使球團內(nèi)部的縫隙持續(xù)增大,球團內(nèi)部結構疏松,所以當溫度為1 050 ℃時,球團抗壓強度達到最低水平,當溫度達到1 050 ℃后,球團內(nèi)部主要發(fā)生以下反應[15]

圖片12 

浮氏體(FexO) 被還原成金屬鐵,隨著溫度的升高和還原時間的增加,含碳球團內(nèi)部形成金屬鐵連晶使球團抗壓強度開始增大。

3. 2 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機理分析

為了進一步剖析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的變化機理,對不同條件試驗后的樣品做了XRD成分分析。從圖8(a)中可以看出,n(C)/n(O) 為1.0 的含碳球團在950 ℃下還原40 min 時主要發(fā)生的是Fe2O3到Fe3O4的轉(zhuǎn)變,此時由煙煤生成的膠質(zhì)和含碳球團內(nèi)部高溫固結的方式共同作用,使含碳球團在950 ℃時還能有較好的高溫抗壓強度。

圖片13 

從圖8(b)中可以看出,n(C)/n(O) 為1.0 的含碳球團在1 050 ℃下還原40 min 后仍以Fe3O4為主,但出現(xiàn)了少量的金屬鐵。由于生成金屬鐵的量很少對強度幾乎不產(chǎn)生影響。其次,由于球團內(nèi)部鐵礦粉與煤粉緊密接觸,使得反應速度很快,球團內(nèi)部氣孔增加,孔徑變大[16]。又由于從Fe2O3到Fe3O4的轉(zhuǎn)變過程中晶格的轉(zhuǎn)變,造成晶格的扭曲而產(chǎn)生的極大內(nèi)應力,故此時球團強度大大降低,達到最低值,這與試驗結果和熱力學分析結果相符。

從圖8(c)中可以看出,n(C)/n(O) 為1.0的含碳球團在1 150 ℃下還原40 min時,試樣中鐵的衍射峰最強,此時試樣中的鐵氧化物很少,只存在少量的FeO。因為大部分的鐵氧化物已經(jīng)被完全還原成金屬鐵,球團發(fā)生縮聚,球團內(nèi)部以金屬鍵的方式相互連接,所以與1 050 ℃相比其強度有了顯著的提高。

3. 3 高溫抗壓強度與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對比分析

含碳球團抗壓強度與還原溫度的關系如圖9 所示。從圖9中可以看出,含碳球團高溫強度與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有很大的差別。球團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隨溫度升高快速增大,在1 250 ℃時球團達到3373.60 N/個,而高溫抗壓強度則是一個先減小后增大的過程。球團高溫抗壓強度與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變化趨勢不同,是因為在1 000 ℃以后球團中的鐵氧化物出現(xiàn)軟化現(xiàn)象,故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相較于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要小很多。球團在1 050 ℃時的高溫抗壓強度相較于950 ℃大大降低,就是由于出現(xiàn)軟化現(xiàn)象,隨后因為球團中金屬鐵質(zhì)量分數(shù)的增加,強度開始逐漸增大。球團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隨金屬鐵質(zhì)量分數(shù)的增加不斷增大,在950 ℃時無金屬鐵的生成,故抗壓強度較低,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升高,球團中開始生成金屬鐵,且溫度越高金屬鐵生成速率越快,因此抗壓強度快速增大。

圖片14 

n(C)/n(O) 與含碳球團抗壓強度的關系如圖10所示。從圖10 中可以看出,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與還原后冷卻后抗壓強度都隨著n(C)/n(O) 的增大而不斷降低。原因是由于隨著n(C)/n(O) 的增大,球團中的含煤量不斷增加,煤粉的熱解帶走部分熱量,阻礙了球團中鐵氧化物直接還原與間接還原反應的發(fā)生,從而阻礙了球團內(nèi)部金屬鐵的形成,故球團的抗壓強度都出現(xiàn)了不斷降低的趨勢。相比較而言,球團高溫抗壓強度要比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小很多,是因為在高溫時球團中鐵氧化物軟化行為導致的。

圖片15 

通過對比球團高溫強度與還原冷卻后強度可知,兩者的差別很大,不存在直接的關系。所以要想對含碳球團在還原爐內(nèi)的高溫冶金性能有更深一步的認識,需盡可能在高溫狀態(tài)下對其進行研究。

4 結論

(1)通過對正交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3 因素的極差計算分析,得到RT=67.33、Rn(C)/n(O)=33.80、Rt=9.09。可以得出RT>Rn(C)/n(O)>Rt,所以3 因素中對含碳球團高溫強度影響最大的是還原溫度T,其次是含碳球團的n(C)/n(O),影響較小的是還原時間t。

(2)由單因素對比試驗可知,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與還原冷卻后抗壓強度有很大的差別,在950~1 250 ℃試驗條件下還原冷卻后的球團抗壓強度隨著溫度的升高逐漸增大,而高溫抗壓強度則有一個先減小后增大的過程。

(3)由還原后試樣的XRD 衍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在1 050 ℃時,含碳球團主要是以Fe3O4的形式存在,在Fe2O3到Fe3O4的轉(zhuǎn)變過程中,由于晶格的轉(zhuǎn)變,造成晶格的扭曲,產(chǎn)生了極大內(nèi)應力;其次,球團內(nèi)部鐵氧化物直接還原的發(fā)生使球團內(nèi)部孔隙率增加,孔徑變大,且浮氏體(FexO)的出現(xiàn)使得內(nèi)部的孔隙進一步變大,導致此時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大大降低,達到了一個最低值,在1 050 ℃后,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主要依靠還原生成的金屬鐵的量決定。

參考文獻:

[ 1 ] 汪琦. 鐵礦含碳球團技術[M]. 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5.

(WANG Qi. Technology of Iron Ore Pellets Containing Carbon[M]. Beijing: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2005.)

[ 2 ] 孫波,李家新,龍紅明,等. 粘接劑對塵泥含碳球團的影響[J].燒結球團,2014,39(2):32(. SUN Bo,LI Jia-xin,LONG Hongming,et al. Effect of binders on strength of dust and sludge carbon-containing dry pellets[J]. Sintering and Pelletizing,2014,39(2):32.)

[ 3 ] WEI R F,LI J X,TANG G W. Strength and consolidation mechanism of green pellets containing carbon[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2,402:215.

[ 4 ] 朱炳秀,魏國,姜鑫,等. 褐鐵礦含碳球團的爆裂特性研究[J]. 燒結球團,2012,37(2):36.(ZHU Bing-xiu,WEI Guo,JIANGXin,et al. Study on crack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monitecoal pellet[J]. Sintering and Pelletizing,2012,37(2):36.)

[ 5 ] 陳彬,李家新,龍紅明,等. 鐵礦含碳球團還原后性能的實驗研究[J]. 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1(4):335.(CHEN Bin,LI Jia-xin,LONG Hong-ming,et al. Research on

after-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bearing pellets[J].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2014,31(4):335. )

[ 6 ] Cyro Takano,Marcelo Breda Mourao. Comparison of high temperature reducing pellets produced from sintering plant[J]. ISIJ International,2001,41(sl):22.

[ 7 ] 吳鏗,齊淵洪. 含碳球團的還原性和還原冷卻后的強度[J].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0,22(2):101.(WU Keng,QI Yuanhong.Strength after reduction and reduction of carbon containing pellet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2000,22(2):101.)

[ 8 ] 張旭,張建良,郭豪,等. 含碳球團生產(chǎn)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及固結機理研究[J]. 過程工程學報,2009,9(s1):25(. ZHANG Xu,ZHANG Jian-liang,GUO Hao,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and agglomeration mechanism of carbon- contaming pellet[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2009,9(s1):25.)

[ 9 ] 吳斌,龍世剛. 含碳球團強度及金屬化率的影響因素[J]. 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4(2):127.(WU Bin,LONG Shi-gang. Effect factors of the carbon-bearing pellet strengths and metallization rate[J].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2007,24(2):127.)

[ 10 ] 高運明,余方超. 含碳球團高溫抗壓強度的實驗測定[J].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109(. GAO Yun-ming,YU Fang-chao. Measurement of high temperatur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pellets containing carbon[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2006(4):109.)

[ 11 ] 儲滿生,張偉,柳政根,等. 熱壓含碳球團高溫冶金性能的實驗研究[J]. 工業(yè)加熱,2009,38(1):5.(CHU Man- sheng,ZHANG Wei,LIU Zheng-gen. et al. High temperature metallurg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composite iron ore hot briquette[J].Industrial Heating,2009,38(1):5.)

[ 12 ] 方開泰,馬長興. 正交與均勻?qū)嶒炘O計[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FANG Kai-tai,MA Chang-xin. Uniform Experimental Designand Orthogonal[M]. Beijing:Science Press,2001.)

[ 13 ] 牛永勝,馬永磊,李惠朝,等. 含碳球團配碳比的試驗研究[J].河北冶金,2001(2):9(. NIU Yong-shen,MAYong-lei,LI Huichao,et al. Test and research of carbon fitting ratio of carbonbearing pellet[J]. Hebei Metallurgy,2001(2):9.)

[ 14 ] 王筱留. 鋼鐵冶金學[M]. 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0.(WANG Xiao-liu. Ferrous Metallurgy[M]. Beijing: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2000.)

[ 15 ] 周誠根,張建良,代兵,等. 含碳球團預熱后抗壓強度變化的研究[J].燒結球團,2013(6):33(. ZHOU Cheng-gen,ZHANG Jian-liang,DAI Bing,et al. Study on change of compressive strengthof carbon- containing pellets after preheating[J]. Sintering and Pelletizing,2013(6):33. )

[ 16 ] Bonalde A,Henriquez A,Manrique M. Kinetic analysis of the iron oxide reduction using hydrogen-carbon monoxide mixtures as reducing agent[J]. ISIJ International,2005,45(9):1255.

 
 
[ 技術文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付款方式 電子期刊 會員服務 版權聲明 冀ICP備13016017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香激情综合色伊人久久 | 一级bbbb视频bbbb | a成人在线 | 九九久久精品这里久久网 | 在线观看精品福利片香蕉 | 天天爽天天 |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版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 午夜寂寞影院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黄色片免费 |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麻豆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 haose16在线永久免费 | 午夜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性动漫在线观看视频 | 麻豆国产在线视频 | 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 | 黄 色 大 片 网站 | 成人无遮挡肉动漫视频免费 | 成人1234|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 午夜影院免费看 | xxxxx日本 | www.色偷偷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第1页 | 在线免费观看黄网站 | 欧美精品白嫩bbwbbwbbw | 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日比视频 |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奇米一区二区 | 日日舔夜夜操 | 性猛交xxxxx按摩中国 | 99在线免费 | 黄色视屏在线 |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网站 | 日本黄色影片在线观看 | 一个人在线看的www视频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 | 免费观看黄色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