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永輝
(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摘 要:本文對某煉鐵廠煤氣系統精益管理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提升全員參與積極性、加強自我突破的創新性以及改善生產現場作業環境等建議,以提高煉鐵煤氣系統精益管理水平。
關鍵詞:精益管理;煉鐵;煤氣
1 前言
我國是鋼鐵生產和需求大國,由于相對不足的安全管理水平導致了近年來我國鋼鐵企業重大煤氣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傷亡人數居高不下。特別是在對煤氣系統的施工檢修以及帶氣作業等環節,煤氣安全事故易發、多發。本文對某煉鐵廠煤氣系統精細管理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有利于提高公司生產過程的管理水平,滿足煉鐵煤氣系統的安全生產的新需要。
2 現狀
2.1 公司概況
某煉鐵廠煤氣管道系統總管線長約 30 公里左右,高、焦、轉、混煤氣管道遍布公司各二級單位,沿途煤氣排水器數量高達 220 多個,范圍覆蓋 25 平方公里。高爐生產的高爐煤氣經凈化處理后,并入煤氣總管網,煤氣總管網將該氣輸配至高爐熱風爐、混合加壓站、焦爐、噴煤粉、鑄鐵機和電廠、冷軋廠等各用戶使用。為保證管網煤氣壓力的穩定,配套設有兩座 30×104m3/h 的高爐煤氣放散塔和20×104m3高爐煤氣柜。另外,還與老區的高爐煤氣主管網用 DN1600mm 管徑溝通,可互送約15×104m3/h 的高爐煤氣,高爐煤氣產供完全平衡,在合理進行供配和生產調節的前提下,可實現高爐煤氣“零放散”。
2.2 煉鐵煤氣精益管理的現狀
精益管理理論看似簡單,但是真正的推行起來可要有一套方法或有精益管理經驗的人來指導,才能推行下去,否則會走彎路甚至將現有的制造秩序搞亂。公司高層由于從一開始就意識到這些問題,于是聘請豐富精益經驗的專家任精益管理顧問,對煉鐵煤氣系統精益管理進行指導,建立了精益管理推行小組,在全廠范圍內選拔了一批優秀的專業設備管理員。經過幾輪的培訓,這些分布在煉鐵煤氣作業系統各個環節上的管理節點,初步具備了自我診斷能力,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煉鐵煤氣作業系統備精益管理推進網絡。該公司煉鐵煤氣作業系統精益管理已經確立了10個管理模塊以及多個重點改善項目,除生產流程均衡化等硬性改進,“專業人員隊伍團隊化”。
3 存在的問題
3.1 員工缺乏參與精益推行的積極性
公司精益管理是自上而下的活動,在發動全員改善方面一直沒有找到好的方法。領導層如何將改善的動力傳遞下去,作業人員缺乏參與精益推行的積極性是煉鐵煤氣系統精益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之一。精益改進是全員參與性的活動,煉鐵煤氣作業系統的問題反饋和一些小問題的改善都是基層員工來完成的。沒有作業人員的積極參與,煉鐵煤氣系統精益管理是不會取得成功的。
3.2 精益改進缺乏自我創新
煉鐵煤氣系統精益管理聘請專家推行精益生產、精益工具。但是這些精益工具還缺乏自我創新,例如推進點檢表的過程中,僅僅是編制公司的點檢表,在使用的過程中沒有提醒員工操作時的注意事項,更新也不及時,加之很多新員工缺乏指導,致使加工中間流程問題不斷,有時甚至會損壞機器、工具,很多設備點檢表沒有按規定時間、規則填寫,只是流于形式,應付檢查的現象較多。
3.3 生產現場作業環境時好時差
公司生產現場管理是抓一陣好一陣,對改善項目實施的過程無法長期堅持,實際效果往往是瞬間即逝,比如每夜都有排水器被凍的緊急情況發生,車間自顧不暇,煤氣巡檢人員和車間管理人員成了應急“救火隊”,時常處于搶險狀態,有時夜晚處理事故到凌晨4點鐘左右,現場就不顧上了。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設備工藝缺陷和管理缺陷等都不同程度存在問題,煤氣作業環境險象環生,煤氣安全無從談起,已經對能源中心的安全生產造成嚴重威脅。
4 建議
4.1 提升全員參與積極性
煉鐵煤氣作業正式開始實行精益生產,在設備安全、減少煤氣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做精益改進項目,一線員工如果一開始就對精益改進有熱情,效果會非常明顯;如果沒有一線員工的支持與配合,即使專員們全力跟進,這種改進也很難明顯提高。改進永遠不會停止,除了精益專員,一線員工也應該自覺地積極參與到精益改進中來,畢竟,一線員工更多地了解產品的加工過程和操作流程,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做這件事,所以一線員工對企業精益生產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要積極地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首先要接受精益思想,認識精益思想,使所有員工都有歸屬感,并將之融入企業的精益文化之中。
4.2 加強自我突破的創新性
應該以“自我創新”為追求目標。外聘專家能給企業帶來一些借用精益思想,而工具的應用、具體實施,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站在精益的角度去創新企業自己的精益生產工具。根據公司目前三班倒班制度,針對不同工位上的班組,制定相應的點檢計劃,從前一班選擇點檢員,對工作中的班組進行行為安全點檢。發揮員工對自己崗位的熟悉程度,去監督下一班員工的工作行為,對不安全的行為及時制止。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有更持久的生命力。與此同時,公司的精益專家和改進專家也是關鍵所在,將精益理念運用到煉鐵煤氣生產的具體應用中去。
4.3 改善生產現場作業環境
一個好的生產現場是精益改進的基礎,并有助于持續推進精益生產。因為場地的壓縮使生產現場變得更為密集,如果車間現場出現材料堆放混亂、物料堆積如山等現象,就會導致生產現場被占用,并在生產過程中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搬運浪費,因此有必要改善生產現場的作業環境。一是進行動員,要求整個車間的生產環境要變得整潔有序,每個人都希望在整潔的環境中工作;二是做好場地層架的定置管理,包括生產設施,將各種材料或用不著的雜物全部分類、擺放、標識,便于識別和查找;三是加大環境改善的資金投入,堅持做好生產現場的作業環境,最后制定標準。如此長時間的標準化生產作業流程和標準作業也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從而使煉鐵煤氣系統精益管理更順利地進行,使管理更高效。
5 結語
隨著管理思想和質量的提高,精益管理在鋼鐵企業得到更多的應用,但它的實施必須根據企業實際有重點有步驟的步步推進,通過不斷總結、調整、逐步改善提高。目前來看,該公司煉鐵煤氣系統的精益管理仍然處于起步的階段,距離精益生產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還存在員工缺乏參與精益推行的積極性、精益改進缺乏自我創新以及生產現場作業環境時好時差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提升全員參與積極性、加強自我突破的創新性以及改善生產現場作業環境等建議,以促進公司煉鐵煤氣系統精益管理的效果。在精益管理的推進中,尤其要重視一些確保持續的精益管理方法不能從現代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完全分離,成為一個新的區域研究和發展現代質量管理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鮑松林.精益生產管理提升鋼鐵企業競爭力[J].冶金與材料,2019,39(06):167-168
[2] 韓賢芬.淺析如何以精益管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J].商場現代化,2019(01):81-82
[3] 郭學慧.包頭鋼鐵集團精益管理改進建議[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17):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