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貿易商目前主要代理沙鋼、中天等鋼廠的資源,同時也做工地配送。
根據該貿易商的表述,從8月中旬開始,該公司的出貨明顯轉差,尤其是因為南京青奧會,當地工地停工一個月,周邊的鎮江也要求停工幾天,對他們的出貨有影響。
目前,這家貿易商的螺紋鋼庫存有幾千噸,處于維持正常經營的最低限度,“今年基本沒補過庫存,每次漲價還在考慮要不要補的時候,市場就跌了,所以庫存一直沒補起來”。該人士說,現在庫存低已經不作為漲價的條件,因為低庫存運行半年也沒見像樣的漲幅。
國泰君安期貨產業服務研究所調研發現,在華東區域,類似上述鋼貿商盈利難的現象并非孤例。
浙江的大型貿易商也表示,本月出貨正常的話,盈虧能平衡,要是出得快加上鋼廠補差能賺點。“今年一直是低庫存管理,而且是有貨就出,只有跑得快才有錢賺。”他說。
相比貿易商的表現,當地鋼廠的經營情況更樂觀些。
根據國泰君安期貨產業服務研究所的最新調研顯示,在華東地區,除個別鋼廠因自身情況不能滿產之外,大部分長流程鋼廠均為滿負荷生產;但鋼廠普遍沒有挺價意愿,而是盡量接單鎖定當前利潤為主,甚至有北方鋼廠愿意以當前價格鎖定11月以后資源。“在鋼廠政策引導下,貿易商也是快進快出、保證出貨為主。”
參與調研的鋼材研究員劉秋平說,現在華東長流程鋼廠生產普遍存在利潤,螺紋鋼噸鋼利潤從50-200元不等,熱卷利潤200-300元左右,但由于北方原料成本上更有優勢,華北鋼廠的利潤要高于華東鋼廠。
值得關注的是,國內鋼材價格已經連續三周盤整之后,從8月10起選擇掉頭向下,外界認為,在政策刺激效應落空、房地產低迷局面難改、行業資金更加緊張的局面下,市場看空情緒依然較強,短期鋼價可能將繼續尋底。
“有鋼廠表示如果預期后面國內訂單轉差或者價格下跌,那么可以提前接一部分出口單來保證生產。”劉秋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