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問題為導向“亮劍”三大難題 ——煤焦化公司面對困境出措施想辦法求生存紀實 中國鋼鐵企業網水鋼訊在公司1、2號高爐停爐檢修和原燃料尤其是煤非常緊張的情況下,煤焦化公司8月份超額完成了公司下達的焦炭產量、化工產品回收、煤氣供給等一系列硬指標,靠什么? 9月4日,記者帶著這個問題來到煤焦化公司,了解到他們是靠以問題為導向,導出“原燃材料緊張、產銷精苯不經濟、生化調試有難度”三個制約該公司生產經營的難題,上下一心,群策群力,遇問題不退縮,敢于亮劍難題、以難題導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最終解決難題,圓滿完成8月份生產經營指標。 亮劍一:吹響煉焦煤緊急集結號 公司的原燃材料極度緊張,尤其是煤的緊張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煤焦化公司的焦炭生產事關煉鐵的生產、事關民用煤氣的供應,一旦焦炭不能及時供應煉鐵,高爐就不能生產,整個鋼鐵主流程就會斷炊,生產會被迫中斷,進而會有一系列迫在眉睫的問題需要解決,這成了懸在煤焦化公司頭上的一把“達摩克斯之劍”,空空如也的料場迫使靠煤“吃飯”的煤焦化公司如此的壓力山大。怎么辦?該公司召集生產車間、職能部門開諸葛亮會,籍以問題導出來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該公司提出“確保卸煤系統不停一刻,到廠車皮不壓一車”的目標,只要煉焦煤進場就千方百計加緊卸車,調動一切力量緊急組成搶卸隊伍,及時清掃煤場和煤車,確保車皮及時卸車。要求調度室加強與原材料公司、運輸部調度室的聯系,對生產流程和中間環節,保持信息溝通,密切雙方作業聯系,建立定期互通信息制度,確保車皮信息的傳遞;及時溝通掌握到車情況,加強橫向聯系,全面掌握裝卸車情況,統一生產作業時間,提高卸煤效率;建立24小時卸煤制度,做到有車就卸,有煤就運;然而煤種的緊缺又迫使該公司不斷的變更配煤比來應對高爐的要求,缺煤,就成了當前“焦爐等米下鍋、高爐等菜下飯”要緊急集合號,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該公司積累了大量的配煤比方案,這些配比基礎數據的積累為頻繁調整配煤比來適應高爐的需要提供了堅實的保證。以前一個月甚至長期都不用調整配煤比,可是現在根據高爐的需要平均2至3天就要調整一次,每調整一次配煤比,置換煤氣時來回多次調整煤氣平衡,煙道系統、地下系統、交換機系統等各個系統都要密切配合完成。陡然增加了好幾倍的工作量,負責置換煤氣和后序調整的崗位員工們沒有埋怨,24小時隨時待命、隨叫隨到,無論住在黃土坡還是雙水,接到通知無論遠近必須半小時以內趕到。負責煤氣置換的煉焦車間熱工班班長吳永春說:“我們班25個班員沒有一個耽誤過煤氣置換工作,無論刮風下雨都風雨無阻,這是我們班對公司的承諾。” 亮劍二:化工產品兼顧市場與社會效益 面對長期以來以生產精苯產生效益的煤焦化公司來說,因為市場的變化,現在生產精苯產量小、消耗大,不經濟,沒有效益可言,并帶有極大的安全隱患和環保壓力,怎么辦?煤焦化公司經過廣泛的市場調查和經濟過程效益的對比計算,毅然決定向公司申請停止精苯的生產,以生產更為經濟、效益更好的粗苯代替,想對策出方案,以市場之手調整煤焦化公司的產業結構,集中解決了近期生產化工產品不經濟的難題。 亮劍三:著力加強環保治理工作 面對越來越大的環保壓力,該公司在水鋼環境保護部的指導下,出臺了《煤焦化公司3#、4#焦爐冒煙治理措施》,對焦爐爐門、上升管、上橋管及上升管座等存在的問題進行清理,形成整改工作計劃表,責任落實到人。制訂治理焦爐冒煙的管理制度,明確車間管理人員和崗位操作人員的責任,在制度中規定了爐門清掃頻次及周期,爐門修理制度,爐頂荒煤氣導出系統設施維護管理辦法。安全環保室加強對焦爐冒煙的檢查,由值班主任對中夜班爐門冒煙檢查情況進行跟蹤落實考核。煤焦化公司又針對生化調試很有壓力和難度的問題,鼓勵干部職工想辦法出主意,積極解決氰化物和懸浮物超標等難題,著力解決活性污泥法對酚氰污水進行處理存在不足,主動尋求省、市環保部門的支持。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對酚氰污水處理系統進行改造,一手抓現有酚氰污水的日常運行管理,一手抓酚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改進,加快酚氰污水系統達到省級驗收達標步伐。 以問題為導向為煤焦化公司解決生產難題帶來新的思考方法,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新手段,進一步拓寬思維,為打贏“三大戰役”,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武器和動力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