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全國鋼鐵產能過剩,鋼鐵產能增速減緩,鋼鐵行業維持微利或虧損。其中,重點鋼鐵企業利潤總額為226.72萬元,企業虧損額同比下降21.72%,財務費用下降6.34%,工資總額上升3.97%。鋼鐵生產遭遇三大主要問題:生產成本與精料技術的權衡;面臨環境準入條件和CO2排放的嚴格要求;生產結構、產品結構和爐料結構須調整。
總體節能顯著但仍有空間
2013年上半年,重點鋼鐵企業能耗總量為14108.34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0.18%;噸鋼綜合能耗為594.29gce/t,同比降低1.56%。同期,重點鋼鐵企業產鋼31518.64萬噸,同比增長5.34%;重點鋼鐵企業能耗增幅低于鋼產量增幅5.16%;說明重點鋼鐵企業節能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其中上半年鐵鋼比為0.917,比去年同期降低了0.014%,有利于噸鋼綜合能耗的降低。
上半年,地方鋼鐵企業鐵、鋼產量的增長速度分別為12.10%、17.2%,均高于重點鋼鐵企業的增長速度。統計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國重點鋼鐵企業噸鋼綜合能耗和各工序能耗均得到下降,一些鋼鐵企業的部分指標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噸鋼耗新水的指標創出歷史最好水平,有20個企業噸鋼耗新水低于3m3/t。但是,各企業之間節能工作發展不平衡,生產結構也不一樣,企業之間的各工序能耗最高值與先進值差距較大,說明鋼鐵工業還有節能潛力。
各工序降耗重點
燒結工序:2013年上半年,全國重點鋼鐵企業燒結工序能耗為49.77kgce/t,同比下降1.17kgce/t。燒結工序能耗中,固體燃耗約占80%,電力約占13%,點火燃耗約占6.5%,其他約占0.5%。因此,降低固體燃耗是燒結節能工作的重點,同時還應提高燒結工序余熱的回收利用水平。
上半年,重點鋼鐵企業燒結固體燃耗為53.77kg/t,同比升高了0.05kg/t。使用含碳量高的高爐除塵灰等物質,進行熱風燒結和燒結余熱回收等措施,都可促進燒結工序能耗降低。
焦化工序:2013年上半年,全國重點鋼鐵企業焦化工序能耗為100.37kgce/t,同比下降5.97kgce/t。正常的焦化工序能耗值應為150kgce/t左右,現在焦化工序能耗數值偏低的原因是一些企業沒有把相關化產品的能耗統計在內。有CDQ裝置的企業焦化工序能耗要低一些,但企業之間CDQ回收能源水平有較大差距,建議建設高溫、高壓的CDQ裝置,可多回收能量15%左右。
焦爐上升管煤氣余熱的顯熱,僅次于CDQ回收的能量(占煉焦工序用能的37%)。但現在尚缺少完全成熟的回收應用案例,應當積極推動這方面的工作。
煉鐵工序:上半年,全國重點鋼鐵企業煉鐵工序能耗為399.96kgce/t,同比降低2.17kgce/t。焦比在工序能耗數據中約占70%,煤比約占20%,燃料比的變化對工序能耗的影響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從一些企業上報的數據來看,個別企業燃料比指標并不算突出,但煉鐵工序能耗值卻很先進;還有部分企業燃料比變化與工序能耗變化情況不吻合或幅度不同。這里面可能存在統計上的問題。如個別企業統計的燃料比中不含小塊焦或統計不夠準確,建議引起重視。
煉鐵工序能耗占聯合企業總能耗的50%,高爐煉鐵所需能量有78%是來自碳素(也就是燃料比)燃燒。因此,降低煉鐵燃料比是降低煉鐵工序能耗的重要前提。對此,高爐生產應貫徹精料方針,努力提高熱風溫度,提高操作水平等。配備TRT裝置也能進一步降低煉鐵工序能耗。建議從源頭抓節能,首先是要實現減量化用能(如降低燃料比),其次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提高風溫和高爐煤氣利用水平),再其次是提高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水平(如采用TRT和水渣余熱回收等技術)。
上半年,全國重點鋼鐵企業煉鐵燃料比為546.3kg/t,同比下降2.16kg/t。全國已有近700臺高爐TRT裝置,配備率在95%,但平均發電量噸鐵只有32kWh。煤氣干法除塵已有597套,可提高發電能力30%,實現噸鐵發電45kWh。因此,建議相關企業在努力發揮和挖掘TRT工作能力上下功夫。
轉爐工序:上半年,重點企業轉爐工序能耗為-6.38kgce/t,同比下降1.96kgce/t。目前,統計的轉爐工序能耗只包括鐵水預處理和轉爐冶煉,不包括精煉和連鑄,與2007年以前的數據統計范圍不一致。
轉爐煤氣和蒸氣回收率高的企業轉爐工序能耗更低。一般煤氣回收大于100m3/t,蒸汽回收大于80kg/t的企業,轉爐工序能耗值就可以實現負值。
上半年,重點企業轉爐煤氣回收量為100m3/t,同比下降14m3/t。轉爐工序能耗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煤氣和蒸汽的回收利用。企業對標時,應關注回收煤氣量和煤氣熱值,并進行綜合分析。
電爐工序:上半年,重點鋼鐵企業電爐工序能耗為63.24kgce/t,同比下降4.31kgce/t。電爐大型化、超高功率電爐均有良好的節能效果。我國大多數電爐企業建設的高爐容積較小,使用熱鐵水煉鋼,造成電爐工序能耗較低。各企業電爐工序使用熱鐵水的比例差距較大。熱鐵水用量波動1%則會影響電耗1.2kWh/t,轉換為能耗為0.484kgce/t。我國電爐平均綜合電耗在296.4kWh/t,用熱鐵水少的企業電耗在803.82kWh/t。電爐企業之間使用吹氧噴碳的數量也不一樣,造成企業之間電爐工序能耗和生產技術經濟指標存在不可比性。
軋鋼工序:上半年,重點鋼鐵企業軋鋼工序能耗為59.55kgce/t,同比下降0.45kgce/t。我國一些大型鋼鐵企業鋼加工深度不斷延伸,使軋鋼工序能耗升高。鋼材的品種和生產工藝眾多,因此籠統對標軋鋼工序能耗值是不科學的,應根據不同品種具體分析。一般來說,生產簡單建筑用鋼產品的能耗較低,加工程度越深能耗越高。上半年重點鋼企各品種軋鋼工序能耗情況見附表。
結構節能顯成效
2013年上半年,重點鋼鐵企業連鑄比為99.64%,同比下降0.18%;鑄坯合格率為99.84%,同比升高0.01%;臺時產量為152.18t/h,同比提高5.52%。這些均有利于轉爐工序綜合能耗的降低。
上半年我國重點鋼企高爐煉鐵爐料中球團配比有所下降(我國球團生產能力已達到2.2億噸/年),球團在爐料結構中約從18%降到15%。因我國球團礦價格比燒結礦貴,致使煉鐵生產成本升高,使高爐被迫降低球團礦配比,個別球團廠減產或停產(有6600萬噸生產能力放空)。但是須指出,球團礦含鐵品位比燒結礦高,球團工序能耗比燒結工序能耗低,多用球團礦煉鐵會促進煉鐵系統能耗降低。
上半年重點鋼企軋鋼加熱爐燃耗(采用蓄熱式燃燒技術)有所降低,一些企業鋼坯熱送熱裝溫度(500℃~800℃)和熱裝比(大于60%)均有所提高,促進了軋鋼工序能耗的降低。
附表2013年上半年我國各品種軋鋼工序能耗的情況(kgc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