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高新區滸墅關鎮寶安路58號蘇鋼廠家屬區房屋搬遷改建工程正式啟動,截至當天下午5點,441戶居民就有431戶前來簽約,簽約率97.7%,超過了事先設定的“改建正式實施”的“門檻”——簽約96%的目標。這意味著,蘇鋼廠家屬區近1600名老職工,可以在不遠的將來住上新居了。
據了解,位于滸墅關鎮寶安路58號的蘇鋼廠家屬區,共有房屋440余套,這些房屋始建于上世紀60、70和80年代,不但時間跨度大,房屋年久失修、結構老化、基礎設施滯后,而且由于企業多次改制變革,家屬區內擁有宿舍、公租房、房改房等不同類型產權,里面既有蘇鋼退休老職工、現職工,又有買賣、繼承、租賃的非蘇鋼職工,人員復雜,居住環境較差。
昨天排在第一個完成協議搬遷手續的金永珍告訴記者,自己家那套住了26年的老公房外部環境臟亂差不說,樓道內也是破舊不堪。如今,盼了許多年的改建工程總算到來了。根據協議,她家67平方米的老公房易地改建后可以換到90平方米的新房。在過渡階段,還可以拿到每月1080元的過渡費,這讓他們一家都非常高興。
與金永珍一樣高興的,還有蘇鋼家屬區的許許多多老職工。昨天清晨7點不到,記者在蘇鋼社區簽約現場看到,排隊等候簽約的“長龍”已經超過百米。而到傍晚5點,441戶居民中,已經有431戶前來簽約,簽約率達到97.7%。這也意味著,蘇鋼廠家屬區房屋搬遷改建工程可以順利啟動了。高新區建設局副局長、征收辦主任沈錦龍介紹說,蘇鋼家屬區改建項目,是高新區工委、管委會在法治理念下,順應民意,實現民意,創新工作模式,由區征收辦、滸墅關鎮、蘇鋼集團、蘇鋼社區和房屋自改委發揮“五位一體”職能,合力推進征收(拆遷)的一次新嘗試,也是政府和住戶和諧推動征收(拆遷)的一次新探索。
沈錦龍口中的“新探索”是指,項目啟動前,高新區征收辦、滸墅關鎮、蘇鋼集團指導全體住戶選舉成立房屋自治改建委員會(自改委),由住戶全面參與蘇鋼家屬區危舊房搬遷、改建、監督、管理工作。而在具體操作階段又將協議搬遷和依法征收有機結合起來,推出了房屋“先協議搬遷后征收”的工作模式,即協議搬遷期限簽約達96%,協議搬遷生效,改建才可以正式實施,并對協議搬遷期滿未簽約的住戶啟動征收工作。
對于項目啟動后的跟進工作,蘇鋼集團副總裁、蘇鋼家屬區改建工作小組負責人沈桂勝告訴記者,目前已經有90%以上的住戶從老家屬區搬了出來,這保證了項目能順利實施。“新建的住宅區離老家屬區不遠,明年上半年開建,一共造3幢18層的高層住宅,有60平方米和90平方米兩種戶型。到2017年下半年,原來蘇鋼家屬區17棟老公房內的441戶住戶就都能搬進去住新房了。”沈桂勝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