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6日公布終裁結果,認定中國輸美無取向電工鋼產品對美國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基于這一裁定,美國商務部將通知海關對中國輸美相關產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關稅。
國際貿易委員會當天發布公告,稱6名委員中的4人認為中國大陸、臺灣、德國、日本、韓國、瑞典輸美無取向電工鋼產品存在傾銷行為,中國大陸和臺灣輸美產品還存在補貼行為,對美國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
基于這一肯定性終裁結果,美國商務部將通知海關對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的產品征收“雙反”關稅,對來自德國、日本、韓國、瑞典的產品征收反傾銷稅。
為回應美國AK鋼鐵有限公司申訴,美國商務部去年11月對從中國大陸、臺灣地區和韓國進口的無取向電工鋼發起“雙反”調查,對從德國、日本、瑞典進口的同類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
商務部今年10月發布終裁結果,認定中國大陸相關產品傾銷幅度為407.52%,補貼幅度為158.88%,臺灣產品的傾銷幅度為27.54%至52.23%,補貼幅度為8.80%至17.12%。德國、日本、韓國、瑞典廠商的傾銷幅度從6.88%至204.79%不等。
2013年,中國大陸、德國、日本、韓國、瑞典和臺灣輸美無取向電工鋼產品總額分別為1190萬美元、770萬美元、1850萬美元、410萬美元、1060萬美元和810萬美元。
今年1月以來,美國已陸續對中國輸美輪胎、磁鐵、消毒劑、床墊彈簧、小龍蝦尾肉等產品發起貿易救濟。中國商務部多次強調,希望美國政府恪守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承諾,以更加理性的方法妥善處理貿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