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和嚴峻的市場競爭形勢,本鋼集團把“創新品種質量服務,優化產銷研結構”作為突破口,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提高鋼鐵主業經營質量,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全年實現品種鋼增利27億元,產品產銷率連續多年保持100%.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支柱和動力。為提升產品品種質量服務水平,去年,本鋼集團以國家科技創新政策和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為導向,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充分利用本鋼集團的整體優勢和技術綜合優勢,進一步加快品種結構調整,堅持以需求為導向,注重產品附加值和贏利性,重新布局企業戰略產品,加大了對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產品的生產開發力度,不斷提高產品品種檔次,以適應市場和用戶的需求。在提升產品實物質量工作中,本鋼集團大力開展重大科技項目研究和技術攻關,有效解決在重大品種開發、產品質量和科技攻關等方面存在的技術“瓶頸”難題,全力打造本鋼品牌優質形象。此外,本鋼集團還積極建立適應國內外高端市場和用戶需求的產品認證和管理體系,努力實現企業技術進步與外部市場需求的深度結合,完善產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品種增利水平。
去年,為實現產品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本鋼集團不斷優化產銷研結構,積極推進“產品研發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持續完善銷研產聯動體系,優化技術研發模式,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銷售為龍頭、以訂單為驅動、工序服從、銷研產一體化的高效運營機制。這一系列舉措,有效推動了銷售部門與生產、技術、質量管理等系統的聯動與協調,實現了生產組織模式的轉型,構建了以制造系統為主體,研發、質量、設備等部門為輔助的“現場持續改進技術創新體系”,實現在現有裝備技術條件下成本最低、系統最優、效率最高。此外,本鋼集團還不斷創新產品研發體系,通過打造創新平臺和科研基地,建立和完善與研發體系相適應的激勵機制和分配機制,構建“產學研用”產業鏈式技術創新平臺,促進創新資源的高效配置與集成,使技術創新更富有活力。不僅如此,本鋼集團還積極探索新的營銷模式,通過實施更為靈活的個性銷售政策,深入開展戰略性產品的“先期介入”,發展高層次戰略合作伙伴,全面提升技術服務水平,積極搶占高端產品市場,為增強企業創效增利能力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