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2014年中國鋼材出口異常火爆,全年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長50.5%至9378萬噸,創歷史新高。但含硼鋼出口退稅政策的取消將使2015年一季度出口預期降低三成左右,而年初頻現的鋼材出口貿易摩擦,也讓中國鋼鐵出口前景蒙上陰影。2015年1月1日起,中國含硼鋼類產品將執行取消出口退稅的政策。業內普遍認為,該政策將重挫中國鋼材出口,2015年一季度鋼材出口量或將下降30%,尤其是以含硼形式出口占比大的線材、螺紋鋼出口將會受到明顯沖擊。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鋼材出口產品貿易摩擦的加劇,對出口形勢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這也將嚴重影響鋼材出口,使出口難度繼續加大,令鋼鐵出口陷入更大的危機。
據業內消息,進入2015年以后,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中國出口的不可鍛鑄鐵管附件、螺紋鋼等產品已接連受到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雙反”調查。
以下為2015年1月中國鋼材出口產品遭遇的貿易摩擦案件
1月8日,美國商務部對華不可鍛鑄鐵管附件作出反傾銷行政復審初裁,中國普遍為75.50%,涉案產品海關編碼為73071100.30、73071100.60等。
1月1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公告稱,維持對原產于中國和南非的鐵礬合金征收反傾銷稅。美國國貿會裁定若取消反傾銷措施,在合理的、可預見的期間內,涉案產品對美國國內產業造成的實質性損害將會繼續或再度發生。
1月15日,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CITT)裁決,對來自中國、韓國和土耳其進口的螺紋鋼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中國反傾銷稅率普遍為41%,反補貼稅為89.71加元/噸,其中山東石橫特鋼的反傾銷稅率17.1%,反補貼稅2.49加元/噸。相關上市公司包括寶鋼股份(600019.SH)、鞍鋼股份(000898.SZ)、華菱鋼鐵(000932.SZ)等。
1月16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將發布對原產于中國和韓國的焊縫管反傾銷期中復審案重要事實公告的截止時間延至2015年3月4日。早在2014年9月30日,澳大利亞對原產于中韓的焊縫管進行反傾銷期中復審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