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鋼筋,從鐵礦石變成鋼材要經過千錘百煉;有沒有想到,要成為棟梁之材,它可能還要被迫完成另一段更為驚心動魄的艱難旅程———被掉包、抽芯、瘦身。11月13日,西安警方在一處非法窩點查扣了360多噸鋼材和3輛大貨車,有9名“鋼耗子”因非法牟利被帶回調查。而就在不到一個月前的10月15日,西安有7人因監守自盜和偷梁換柱的手法調換鋼材牟利而獲刑。“瘦身”鋼筋緣何頻現?每隔一段時間,這一現象就會“回潮”的原因在哪里?《中國冶金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調查。
警民合力捉拿“鋼耗子”
據了解,有市民向西安警方舉報,一些運送鋼材的貨車司機利用管理漏洞,在運輸途中將車上鋼材偷偷掉包轉賣,給建筑施工方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西安警方經過數日蹲守,在掌握了初步證據后,進行了抓捕。11月13日下午5時10分,蹲守民警發現有兩輛拉滿盤螺鋼的大貨車駛入了“瘦身”鋼筋加工窩點內,在更換盤螺鋼后,兩輛貨車駛離現場。民警一路跟蹤,最后在距離窩點約兩公里的一個路口將兩輛大貨車截住。另一輛滿載鋼材的貨車正駛入該窩點,也被及時趕到的民警截獲。
據西安警方透露,這兩名準備將鋼筋送往銅川某工地的貨車司機,一名在該窩點這個收購點掉包了兩盤盤螺鋼,另一名掉包了3盤,分別掙了2000元和3000元。偷換鋼材的窩點內堆放著大量的盤螺鋼材,按照正常的每盤2噸計算,共計180多盤,360多噸鋼材。現場除了吊貨的航吊外,還有一臺全自動數控鋼筋調直切斷機。該設備是用來將稍微粗一點的鋼筋拉細的,現場一些被拉細的鋼材被重新整裝好整盤,堆放起來。這些“鋼耗子”一般將2噸的盤螺卸下后,換成1.5噸、1.6噸不等的“瘦身”鋼筋,司機每盤盤螺能掙1100元,窩點老板能掙六七百元。
有知情者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表示,這樣的窩點在西安市多采用“連鎖經營”模式,一個老板控制著多個窩點,常年收購,每年能掙200多萬元。而建筑工地在驗收盤螺鋼時只是查查捆數夠不夠,也有發現缺斤短兩的,這種情況下,一般送貨的司機會設法給補一部分貨,來贏取工地的信任。但“問題鋼材”仍被用在建筑施工中。
“瘦身”鋼筋仍頻現
據了解,西安市“瘦身”鋼筋加工點曾經有上百家,經過多次整頓排查,仍有數十家這樣的加工企業僥幸存活。因為有市場需求,給鋼筋“瘦身”已經成為這個行業中一些貪婪者為追求高額利潤而達成默契的一條“潛規則”。對于“瘦身”鋼筋引發的建筑市場亂象,西安市和陜西省有關部門曾相繼出臺文件,要求加強鋼筋加工質量管理工作,確保工程質量,并采取措施盡快徹查違規鋼筋使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但每隔一段時間,這一現象就會“回潮”。
執法人員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規格10毫米的鋼筋每米的規定重量是0.618千克,也就是1噸鋼筋應該是1620米,而從10毫米拉到9毫米,一噸鋼筋變成整整2000米。用這中間“長出”的380米鋼筋乘以9毫米鋼筋的每米重量0.4998千克,可以算出一噸鋼筋從10毫米拉到9毫米會“多出”190千克。按每噸鋼筋拉細鋼材4000元算,190千克鋼筋價值760元,這就是其中的“貓膩”。
在警方此次查處的違法窩點內,除了螺紋鋼、盤螺鋼外,還有盤圓鋼。一位建筑業人士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表示,這種8毫米或10毫米的螺紋鋼在房屋建造上主要用于過梁、柱子或低層建筑的平鋪樓頂,盤螺鋼則主要是用于樓頂,細一點的盤圓鋼則用于箍筋或板筋用。這些“瘦身”鋼筋進入工地,如果沒有被發現,就會被施工單位用到建筑里,一些有良心的施工方在發現鋼筋不夠時,會向甲方(開發商)申請資金再次購買,如果施工方不管不問,發現有問題也不吭聲,就有可能會影響建筑的質量。而被拉細的鋼筋,對建筑質量造成的影響將是災難性的。
使用超拉的鋼筋能保證建筑的質量安全嗎?對此,陜西省建筑科學專家表示,“瘦身”鋼筋的伸張力被破壞,即鋼筋變“脆”了,這對建筑質量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抗震性方面。房屋受到地震等巨大外力作用時,伸張力好的鋼筋會隨建筑的變形而被拉長,從而減緩其倒塌過程,延長人的逃生時間,而被過度冷拉變“脆”的鋼筋則會突然斷裂,使房屋迅速倒塌。由于我國是多地震國家,西北地區地震也相當頻繁,因此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應該得到重視。
“喊口號”已經遠遠不夠
《中國冶金報》記者從西安鋼材市場進一步了解到,鋼貿商對鋼材流通環節出現的這些問題深惡痛絕,他們清楚,這類“問題鋼材”基本上不會應用到機械加工行業,而主要流向房地產業,重點是成本較低的經適房。
對于“瘦身”鋼筋引發的建筑市場亂象,鋼鐵企業也很無奈。雖然建筑物質量出現問題主要責任在建筑施工方,但是因鋼材產品出現的問題不僅影響到整個行業的聲譽,還有鋼鐵企業的信心和開發熱情。
住建部、工信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快應用高強鋼筋的指導意見》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加速淘汰335兆帕級鋼筋,優先使用400兆帕級鋼筋,積極推廣500兆帕級鋼筋。《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也明確,到“十二五”末,全國高強度鋼筋產量將達到鋼筋總量的80%,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占建筑用鋼筋的65%。
一位鋼企人士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表示,鋼鐵企業投入大量精力和資金研發出的高強鋼筋是節材節能的環保產品,可以減少建筑物樁柱的消耗量,減少施工方的工作量,進而加快施工進度,為建筑部門節省制造成本。同時,推廣應用高強鋼筋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對推動鋼鐵業和建筑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然而,這些產品現在卻淪為非法經營者的牟利工具,讓人感到痛心!
一位首鋼產品代理商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表示:“‘瘦身’鋼筋屢禁不止主要在于監管不到位。比如,每當媒體曝光之后,我們并沒有看到政府監管的‘鐵掃帚’,相反,甩出的是‘雞毛撣’。如事件過后都會發出所謂的‘緊急通知’,把這種違法甚至犯罪的惡劣行徑說成‘歪風’,而提出的要求只是‘堅決剎住’,其具體措施又是重申了‘按照相關規定,進入施工現場的鋼筋必須按程序進行檢測和驗收’”、“應該對已經使用‘瘦身’鋼筋者有一個‘傷筋動骨’的查處,不僅讓建筑商、加工廠無利可得,而且要讓他們‘偷雞不著蝕把米’;不僅應追究建筑商的責任,而且要追究監理單位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