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煉焦行業協會第六屆會員(理事)大會上,濟鋼化工廠廠長甄玉科在接受中國鋼鐵企業網記者采訪時透露,濟鋼化工廠近3年專利數量超過過去40年總和。這主要得益于該廠實施了尊重創新的嚴格舉措。
據了解,2010年成立的濟鋼化工廠積極為創新建立機制,尤其強調尊重原創的機制,所有的創新成果都是由原創者來享有。該廠用短短三年時間獲得了三十多項專利授權,超過濟鋼焦化廠四十年的專利總和。
甄玉科表示,原先搞一個什么創造發明,報成果的時候,廠長、副廠長、科長、主任、副主任等領導排名在前,真正搞創造發明的技工人員往往被排在了最后。對此,濟鋼化工廠卻有著另一套嚴格的規定:領導不允許掛名,誰干的就是誰的。
“這很大調動了工人的積極性,大家創意潮流涌動了,都愿意干這個事情。”甄玉科說:“濟鋼化工廠除了具有創新的氛圍和創新的機制,每個創新記錄也都要評選創新成果,并實施及時激勵制度,幾乎每個月都發放好幾萬的創新成果獎勵資金。值得一提的是,廠領導貢獻再大也不用于獎勵,全部分給基層人員。”
中國鋼鐵企業網記者獲悉,濟鋼化工廠的尊重創新的舉措,為企業帶來了巨大收益。僅從節水方面的創新成果看,該廠每小時新水消耗從2010年的500噸,降低到目前的150噸。由此“窺一斑而知全豹”,實際上,濟鋼化工廠的其他各項經營指標水平均居行業前列。
業內專家認為,濟鋼化工廠這種創新體制的實施需要領導者很大的胸懷和氣魄,同時這種尊重原創機制的做法,不僅在焦化行業,在全社會都具有較大的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