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馬鋼一鐵總廠舉行2015年度QC成果發布會,發布了8項QC成果。
年初伊始,該總廠9號高爐中控作業區QC小組10名職工集思廣益,通過分析影響高爐產量穩定的因素,圍繞“穩定爐況,降低產量偏差”開展攻關。他們通過對標國內同類型先進高爐的操作方法,進一步優化操作;合理進行高爐上下部調節,使煤氣流分布更合理;利用休慢風機會對大溝薄弱地方進行修補,減少墊溝造成高爐丟爐次、慢風;實施精料入爐,優化原燃料結構,加強篩分管理和原燃料檢查等措施,有力地確保了爐況的長周期穩定順行。活動期間,該爐累計產鐵36.9萬噸,每噸生鐵燃料成本同比降低13元,產生經濟效益479.7萬元。
隨著國家對于環保管控力度的不斷加大,高爐對燒結礦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燒結礦的一級品率對高爐的穩定順行有著深遠的影響。針對這一實際,燒結分廠配料作業區QC小組12名職工以“提高燒結礦一級品率”為課題進行攻關,從強化標準化操作入手,嚴格按生產指揮部門下達的大料比進行操作;強化原料成分的過程管控,加強對其變化的鑒別、比較和調整,強化自動配料系統的檢查和維護。今年初以來,該總廠燒結礦平均一級品率為95.07%,比2014年高出3.81個百分點,最大限度地滿足了高爐需求。
該總廠TRT(高爐煤氣余壓透平發電裝置)機組是實現循環經濟,拓展降本增效有效途徑。但TRT機組葉片壽命短的“頑癥”,始終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制約了其效益的發揮。為此,針對這一“瓶頸”,煉鐵分廠熱風第二作業區QC小組12名職工,從增加檢測頻次入手,及時發現損壞布袋、關閉該筒體進出口蝶閥,盡量減少粉塵進入量;建立布袋更換臺賬,有計劃地實施布袋更換,避免筒體帶病運行、更換作業周期過長等弊端。同時,他們還優化吹掃及準備時間,跟蹤布袋更換進度,從而有效地延長了機組葉片使用壽命。2013年9月份至今,第5代TRT機組已連續運行25個月,與前4代機組平均使用年限20.25個月相比,多使用4.75個月,多創效577.6萬元。
年初伊始,該總廠9號高爐中控作業區QC小組10名職工集思廣益,通過分析影響高爐產量穩定的因素,圍繞“穩定爐況,降低產量偏差”開展攻關。他們通過對標國內同類型先進高爐的操作方法,進一步優化操作;合理進行高爐上下部調節,使煤氣流分布更合理;利用休慢風機會對大溝薄弱地方進行修補,減少墊溝造成高爐丟爐次、慢風;實施精料入爐,優化原燃料結構,加強篩分管理和原燃料檢查等措施,有力地確保了爐況的長周期穩定順行。活動期間,該爐累計產鐵36.9萬噸,每噸生鐵燃料成本同比降低13元,產生經濟效益479.7萬元。
隨著國家對于環保管控力度的不斷加大,高爐對燒結礦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燒結礦的一級品率對高爐的穩定順行有著深遠的影響。針對這一實際,燒結分廠配料作業區QC小組12名職工以“提高燒結礦一級品率”為課題進行攻關,從強化標準化操作入手,嚴格按生產指揮部門下達的大料比進行操作;強化原料成分的過程管控,加強對其變化的鑒別、比較和調整,強化自動配料系統的檢查和維護。今年初以來,該總廠燒結礦平均一級品率為95.07%,比2014年高出3.81個百分點,最大限度地滿足了高爐需求。
該總廠TRT(高爐煤氣余壓透平發電裝置)機組是實現循環經濟,拓展降本增效有效途徑。但TRT機組葉片壽命短的“頑癥”,始終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制約了其效益的發揮。為此,針對這一“瓶頸”,煉鐵分廠熱風第二作業區QC小組12名職工,從增加檢測頻次入手,及時發現損壞布袋、關閉該筒體進出口蝶閥,盡量減少粉塵進入量;建立布袋更換臺賬,有計劃地實施布袋更換,避免筒體帶病運行、更換作業周期過長等弊端。同時,他們還優化吹掃及準備時間,跟蹤布袋更換進度,從而有效地延長了機組葉片使用壽命。2013年9月份至今,第5代TRT機組已連續運行25個月,與前4代機組平均使用年限20.25個月相比,多使用4.75個月,多創效577.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