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德昌縣最先采用鋼結構建成的村級活動室——永郎鎮蟲元村活動室正在進行最后的裝修。施工現場,看不到混凝土攪拌的工人,也聽不到攪拌機的轟鳴聲,一幢已封頂的兩層樓房四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全鋼結構的承重墻。即使是五六個成年人站在二樓樓板上一起使勁跳,用鋼結構搭建成的樓板“一點都不閃”。
記者從涼山州了解到,今年初,涼山州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鋼結構建筑的實施意見(試行)提出,凡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主導的保障性住房及棚戶區改造、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新建項目,以及所有非政府投資的生產性用房等工業建筑,單體建筑面積超過兩萬平方米的機場、車站、賓館、飯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公共建構筑物的新改擴建項目均采用鋼結構設計。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推廣鋼結構應用,鼓勵房地產企業開發建設鋼結構住宅小區。“十三五”期間,力爭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項目選用鋼結構建筑達30%以上。
從去年開始,德昌縣已開始摸索在彝家新寨、幸福美麗新村、藏區新居、農村危房改造建設中,推廣使用鋼結構建筑。對于采用鋼結構的民居建筑,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農村危房抗震改造資金并給予適當補助,使其成為鋼結構建筑在農村推廣運用的示范點。
據建材公司負責人說,鋼結構形成的剪力墻,墻體能隨建筑功能要求靈活布置,減少地震帶來的影響,能最大限度確保老百姓住得安全。此外,鋼結構住宅每一萬平方米可以多出500平方米左右的使用面積,總住宅得房率能提高約5%。墻體具有輕質、高強、防水、防火等優勢。“每平方米造價在900元左右,而采用磚混結構的造價在1200元左右。”蟲元村村委會主任嚴萬友說。
涼山州還將從財政、稅費優惠、金融等方面提供扶持政策。其中在財政方面,州、縣市財政部門設立推進鋼結構建筑發展的專項資金,對房地產開發商開發的鋼結構住宅小區,按100元/平方米的標準給予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