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蕭鋼構簽署了首份鋼鐵年度采購合作協議。杭蕭鋼構與唐山鋼鐵集團控股的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簡稱唐鋼中厚板)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杭蕭鋼構是國內鋼結構行業的首家上市公司,是首家鋼結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在國家出重拳化解和治理鋼鐵產能過剩的背景下,杭蕭選擇此時簽署首份鋼鐵合作年度協議,無疑印證了國家強調以拉動有效內需化解產能過剩的要求。
在日前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明確要求:要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消化部分過剩產能,推廣鋼結構在建設領域的應用,提高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建設領域鋼結構使用比例。對此,杭蕭鋼構董事長單銀木表示,鋼結構建筑是綠色建筑的重要代表,國務院化解鋼鐵產能過剩的政策,給鋼結構建筑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也為很多鋼結構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已經成為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在國務院頒發《關于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后,相關政府部門及行業紛紛出臺針對性措施。11月4日,發改委、工信部召開聯合會議,針對“化解產能過剩”提出總體工作方針;同日,銀監會也提出關于化解產能過剩的“綠色信貸”。
在杭蕭鋼構與唐鋼中厚板的簽約儀式上,杭蕭鋼構副總裁陸擁軍向記者表示,鋼鐵是鋼結構建筑最主要的原材料。此次國家在化解鋼鐵產能過剩時提出了淘汰落后產能、明確節能環保等生態指標,從源頭確保了鋼結構建筑企業的原料品質。鋼鐵業與建筑業結盟,有利于國家經濟體系的轉型,促進鋼鐵業和建筑業的升級。
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適應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的需要,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消化部分過剩產能。推廣鋼結構在建設領域的應用,提高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建設領域鋼結構使用比例,在地震等自然災害高發地區推廣輕鋼結構集成房屋等抗震型建筑。
據悉,此次簽約,不僅是杭蕭鋼構與鋼鐵企業簽署的首份年度合作協議,也是國家出臺化解產能過剩政策后,鋼結構企業簽署的首份鋼鐵年度采購協議。杭蕭鋼構副總裁陳瑞表示,對于與鋼鐵企業的中長期合作,杭蕭鋼構一直十分謹慎。其中,影響采購合作不僅僅是價格問題,也要考慮到合作企業的生產能力和供應品質。而國家對高能耗、污染大鋼鐵企業的淘汰,勢必促成鋼鐵行業的良性發展,也給鋼結構企業與鋼鐵企業的中長期合作帶來了保證。對于剛剛簽署的年度協議,陳瑞認為不僅僅是企業間的商業合作,更是一種互惠互利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