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河鋼邯鋼與鋼鐵研究總院等單位合作完成的《高效化微合金化鋼板坯表面無缺陷生產技術開發與工程化推廣應用》項目,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全國"鋼鐵圈"僅5個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進一步彰顯了集團的技術創新能力。
《高效化微合金化鋼板坯表面無缺陷生產技術開發與工程化推廣應用》項目,主要針對攻克微合金化鋼板帶材生產技術中,鑄坯及鋼板表面質量缺陷這一行業共性技術難題而開展。通過聯合攻關,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帶倒角連鑄坯系統生產工藝與裝備技術,為國內進行低成本、高效化的微合金化鋼連鑄坯生產技術的推廣建立了可靠的示范生產線。
生產實踐表明,河鋼邯鋼采用該技術生產的微合金化鋼以及包晶類的普碳鋼鑄坯角部裂紋缺陷發生率低于0.14%;鑄坯直接進行熱送軋制,軋材角部缺陷發生率小于0.4%;倒角結晶器窄邊銅板平均一次使用壽命為10.25萬噸;實現了微合金類鋼種150萬噸連鑄坯的熱送熱裝生產,噸鋼降低32.42公斤標煤;多項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河鋼邯鋼高度重視技術創新,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級理化檢驗中心及職工創新工作室等平臺,瞄準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方向,全力打造全員創新的濃厚氛圍,努力把新技術應用到生產中,積極轉化為生產成果。2015年,河鋼邯鋼成功開發新產品28個,特別是1000兆帕級汽車板新產品的成功下線,推動了系列產品市場熱銷,汽車板產銷量同比提高80%,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據悉,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95項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7項,包括特等獎3項、一等獎17項、二等獎167項。
《高效化微合金化鋼板坯表面無缺陷生產技術開發與工程化推廣應用》項目,主要針對攻克微合金化鋼板帶材生產技術中,鑄坯及鋼板表面質量缺陷這一行業共性技術難題而開展。通過聯合攻關,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帶倒角連鑄坯系統生產工藝與裝備技術,為國內進行低成本、高效化的微合金化鋼連鑄坯生產技術的推廣建立了可靠的示范生產線。
生產實踐表明,河鋼邯鋼采用該技術生產的微合金化鋼以及包晶類的普碳鋼鑄坯角部裂紋缺陷發生率低于0.14%;鑄坯直接進行熱送軋制,軋材角部缺陷發生率小于0.4%;倒角結晶器窄邊銅板平均一次使用壽命為10.25萬噸;實現了微合金類鋼種150萬噸連鑄坯的熱送熱裝生產,噸鋼降低32.42公斤標煤;多項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河鋼邯鋼高度重視技術創新,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級理化檢驗中心及職工創新工作室等平臺,瞄準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方向,全力打造全員創新的濃厚氛圍,努力把新技術應用到生產中,積極轉化為生產成果。2015年,河鋼邯鋼成功開發新產品28個,特別是1000兆帕級汽車板新產品的成功下線,推動了系列產品市場熱銷,汽車板產銷量同比提高80%,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據悉,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95項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7項,包括特等獎3項、一等獎17項、二等獎167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