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攀鋼集團成都鋼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攀成鋼”)出口鋼管近18萬噸。在國際國內鋼鐵市場深處“冰凍期”的嚴峻形勢下,這一成績的取得,與攀成鋼國際貿易部的艱辛付出密不可分。
年輕團隊顯活力:人均銷售量近7000噸
26名職工,平均年齡30歲,攀成鋼國際貿易部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與朝氣的年輕團隊。他們緊盯國際市場,克服時差困難,在工作中廢寢忘食,拼盡全力。
“做國際貿易要以客戶為中心,由于時差,為了在客戶的工作時間與其溝通交流,我們需要在深更半夜工作。”攀成鋼國際貿易部出口銷售處副主任王琪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
張立是出口銷售處的一名年輕人,主要負責油套管的銷售。在與老客戶伊藤忠丸紅、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的合作中,她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競爭對手的信息,結合市場動向進行分析和權衡,突出自身優勢,確保在競爭中勝出。2015年,攀成鋼向這兩家企業出口套管5.5萬噸。
同時,張立還努力捕捉新商機,開發新用戶。2015年,攀成鋼國際貿易部成功打開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兩個新市場,實現銷量2000噸。“雖然量不大,但為2016年乃至今后的合作打下了基礎。”張立說話時信心滿滿。
2015年,攀成鋼拿到最大的出口訂單來自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總銷量達到4.5萬噸。此外,攀成鋼還成功拿下科威特石油公司(KOC)2.1萬噸的訂單,向土耳其STAR項目供貨1.5萬噸……
據統計,攀成鋼國際貿易部2015年人均銷售量達到近7000噸。這個數據在國內同行中名列前茅,充分彰顯了這支年輕隊伍的青春活力。
創新方式破難題:第三方融資9300萬美元
2015年,國際國內鋼材市場價格呈現“斷崖式”下跌走勢,鋼管價格更是“深陷”其中。在此背景下,資金流轉成為攀成鋼最大的難題。“為應對此難題,我們改變了以前的銷售回款方式,借助第三方力量進行融資。”王琪說。
王琪介紹,按照國際貿易的傳統規則,訂單從下發到收款,通常需要3個月,這對資金極為緊張的攀成鋼來說時間太長。于是,攀成鋼國際貿易部在大額出口訂單上采取了新的融資模式,即在拿回訂單后,通過第三方進行訂單融資,從第三方提前拿回全部貨款,第三方在3個月后向用戶收取貨款。
“這種融資方式最大的好處是攀成鋼可以立即收回現金,不需要再墊資生產,把收款風險降至最低。”王琪說。據悉,2015年,國際貿易部通過這種模式實現融資金額9300萬美元,為保障攀成鋼的資金鏈提供了有力支撐。
優化物流降成本:物流周期縮短資金占用率降低
2014年,攀成鋼出口管的物流成本為402元/噸,2015年拿到的指標是390元/噸。國際貿易部通過選擇優質優價的港口,加強與船運公司的溝通,優化通關程序,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
國際貿易部儲運科科長杜小聰介紹,近年來,隨著我國港口出口通道結構調整發生變化,國際貿易部在眾多出關港口中進行優質優價比對,最終選擇在經濟實惠的連云港出關。
為避免出現“租大船裝小貨”的情況,國際貿易部加強了與船運公司的溝通,降低了船運公司對攀成鋼貨物起裝量要求的門檻,縮短了物流周期,降低了資金占用率,加快了資金運轉,結匯業務也相應加快。
此外,他們在通關程序上也進行了優化,通過加強與屬地海關的溝通,由以前的口岸報關逐步轉變到現在的以屬地報關為主、口岸報關為輔,有效規避了貨物分類的糾紛風險,提高了通關效率,為鋼管裝船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介紹,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下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抬頭。在2008年美國率先對中國鋼管實施反傾銷后,近年來,其他一些國家也紛紛針對中國鋼管提出反傾銷調查,有些國家甚至明確提出使用的產品必須有本地化元素。這些不利因素給攀成鋼擴大出口量增加了難度。
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攀成鋼國際貿易部通過調整、優化用戶結構,加強與具有長期合同的穩定客戶合作。2015年,合同訂單前3名的公司訂單量占總訂貨量的50%以上。王琪表示,2016年,國際貿易部爭取將此數據做到60%以上。
年輕團隊顯活力:人均銷售量近7000噸
26名職工,平均年齡30歲,攀成鋼國際貿易部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與朝氣的年輕團隊。他們緊盯國際市場,克服時差困難,在工作中廢寢忘食,拼盡全力。
“做國際貿易要以客戶為中心,由于時差,為了在客戶的工作時間與其溝通交流,我們需要在深更半夜工作。”攀成鋼國際貿易部出口銷售處副主任王琪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
張立是出口銷售處的一名年輕人,主要負責油套管的銷售。在與老客戶伊藤忠丸紅、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的合作中,她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競爭對手的信息,結合市場動向進行分析和權衡,突出自身優勢,確保在競爭中勝出。2015年,攀成鋼向這兩家企業出口套管5.5萬噸。
同時,張立還努力捕捉新商機,開發新用戶。2015年,攀成鋼國際貿易部成功打開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兩個新市場,實現銷量2000噸。“雖然量不大,但為2016年乃至今后的合作打下了基礎。”張立說話時信心滿滿。
2015年,攀成鋼拿到最大的出口訂單來自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總銷量達到4.5萬噸。此外,攀成鋼還成功拿下科威特石油公司(KOC)2.1萬噸的訂單,向土耳其STAR項目供貨1.5萬噸……
據統計,攀成鋼國際貿易部2015年人均銷售量達到近7000噸。這個數據在國內同行中名列前茅,充分彰顯了這支年輕隊伍的青春活力。
創新方式破難題:第三方融資9300萬美元
2015年,國際國內鋼材市場價格呈現“斷崖式”下跌走勢,鋼管價格更是“深陷”其中。在此背景下,資金流轉成為攀成鋼最大的難題。“為應對此難題,我們改變了以前的銷售回款方式,借助第三方力量進行融資。”王琪說。
王琪介紹,按照國際貿易的傳統規則,訂單從下發到收款,通常需要3個月,這對資金極為緊張的攀成鋼來說時間太長。于是,攀成鋼國際貿易部在大額出口訂單上采取了新的融資模式,即在拿回訂單后,通過第三方進行訂單融資,從第三方提前拿回全部貨款,第三方在3個月后向用戶收取貨款。
“這種融資方式最大的好處是攀成鋼可以立即收回現金,不需要再墊資生產,把收款風險降至最低。”王琪說。據悉,2015年,國際貿易部通過這種模式實現融資金額9300萬美元,為保障攀成鋼的資金鏈提供了有力支撐。
優化物流降成本:物流周期縮短資金占用率降低
2014年,攀成鋼出口管的物流成本為402元/噸,2015年拿到的指標是390元/噸。國際貿易部通過選擇優質優價的港口,加強與船運公司的溝通,優化通關程序,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
國際貿易部儲運科科長杜小聰介紹,近年來,隨著我國港口出口通道結構調整發生變化,國際貿易部在眾多出關港口中進行優質優價比對,最終選擇在經濟實惠的連云港出關。
為避免出現“租大船裝小貨”的情況,國際貿易部加強了與船運公司的溝通,降低了船運公司對攀成鋼貨物起裝量要求的門檻,縮短了物流周期,降低了資金占用率,加快了資金運轉,結匯業務也相應加快。
此外,他們在通關程序上也進行了優化,通過加強與屬地海關的溝通,由以前的口岸報關逐步轉變到現在的以屬地報關為主、口岸報關為輔,有效規避了貨物分類的糾紛風險,提高了通關效率,為鋼管裝船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介紹,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下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抬頭。在2008年美國率先對中國鋼管實施反傾銷后,近年來,其他一些國家也紛紛針對中國鋼管提出反傾銷調查,有些國家甚至明確提出使用的產品必須有本地化元素。這些不利因素給攀成鋼擴大出口量增加了難度。
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攀成鋼國際貿易部通過調整、優化用戶結構,加強與具有長期合同的穩定客戶合作。2015年,合同訂單前3名的公司訂單量占總訂貨量的50%以上。王琪表示,2016年,國際貿易部爭取將此數據做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