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去產能樣本
河北首個細化方案出臺涉及5家鋼企
“如果在年底前,該公司沒有完成拆除320m3高爐1座、150m3高爐1座的任務,將對執行主體及平山縣政府領導進行問責。”石家莊市發改委在回答本報記者的詢問時表示,最晚在12月下旬,將到平山縣檢查西柏坡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高爐拆除工作。
12月7日,石家莊市公布《石家莊市壓減鋼鐵產能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壓減方案),為完成“到2017年底,凈壓減煉鐵產能374萬噸、粗鋼產能482萬噸”的任務,要求石家莊鋼鐵有限公司、河北敬業集團有限公司、西柏坡鋼鐵有限公司、河北豐達鋼鐵有限公司以及河北石鹿特鋼有限公司5家鋼企分別搬遷、拆除相應的煉鐵高爐和煉鋼轉爐,并指定區縣政府領導為責任主體和責任人。
這是河北省政府明確減煤壓鋼“責任到市”以來,第一個將壓減鋼鐵產能任務細化至具體責任人和企業的工作方案。但據記者采訪了解,要在規定時限內完成上述任務并不容易。
合規企業也要拆
近日,工信部下發的第二批合規鋼企名單中,河北敬業集團已經成為合規鋼企中的一員,但仍被石家莊市責令拆除煉鐵、煉鋼產能。
“壓減方案下發后,周一、周二兩天,縣市級領導到河北敬業集團視察,對生產設備在環保、產能等方面的達標工作給予了肯定,在拆除名單之中的450m3高爐和3座80m3轉爐現已停產,準備進行拆除工作。”河北敬業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中表示。
但對西柏坡鋼鐵有限公司要拆除的兩座高爐,辦公室表示由于敬業集團旗下有很多子公司,所以不是很清楚。
據了解,壓減方案中,河北敬業集團需要拆除的產能最多,要拆除3座高爐、3座電爐,壓減煉鐵產能109萬噸、煉鋼產能248萬噸。上述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這對敬業集團肯定是有影響,但并不會很嚴重,目前河北敬業集團是以1080m3和1260m3等大型高爐為主。”
“河北敬業集團屬于典型的先違規再合規的民營企業。”石家莊某大型鋼企內部人士透露,河北敬業最開始通過審批的產能僅有100萬噸,但在隨后的發展中,河北敬業集團不斷擴大產能,至今已有上千萬噸,并曾在2008年、2010年屢次受到環保部門查處。
但因其對當地政府的利稅以及就業貢獻,河北敬業集團不僅沒有依照指令停產,反而越做越大。上述河北敬業辦公室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河北敬業集團旗下子、分公司已有30多家。當地流傳的說法是,敬業鋼鐵養活了平山縣三分之一的公務員,如果一個月不交電費,電力公司可能就沒工資發了。
比起河北敬業集團,需要拆除高爐、轉爐的河北豐達鋼鐵有限公司以及河北石鹿特鋼有限公司并未進入合規鋼企名單,他們被要求在明年年底前拆除1座450m3高爐和2座70噸電爐。據該地同行人士表示,這幾乎是他們全部的產能。
但上述鋼企內部人士仍認為,此次拆除的產能設備“水分較大”。“在石家莊鋼鐵行業工作十多年,都沒聽說過西柏坡鋼鐵有限公司,而要求拆除的320m3和150m3高爐早就屬于規定淘汰的設備,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考慮,這樣的設備基本早被鋼廠停產了;而石鹿特鋼此前叫鹿泉鋼廠,后來轉為生產特鋼,但經營狀況也很不好,有時處在生產兩個月、休息半個月的狀態;河北豐達鋼鐵有限公司的設備還是上世紀60年代左右的老設備。”該人士表示。
石家莊市發改委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這次明確要求拆除設備,沒有類似升級改造的意思,并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縣區政府領導和鋼企身上,未按期完成的將一并問責。”
60年老鋼企搬遷
除了要拆除設備,石家莊市在本次壓減方案中還要求石家莊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石鋼)在2017年底前搬遷3座高爐、3座轉爐。對此,石鋼內部人士表示,這意味著整個石鋼要搬離市區。
在業內人士看來,4年時間完成上述工作只能用“時間緊、任務重”來形容。
“石鋼搬遷確切地說是在異地再新建一個石鋼公司,廠房、高爐、轉爐的搬遷難度很大,很多設施需要重建,完成至少需要1到2年時間,生產調試又要耗費半年,各生產線達到生產條件還需要1到2年時間。還要選擇在什么地方建設,不僅新廠址要經過環評、土地審批等流程,地方上還要扯皮,有的想拉動當地GDP發展,有的不愿意給自己帶來污染,這些都需要時間。”石鋼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據記者多方詢問,從石家莊市發改委到石鋼公司,現在還沒有明確石鋼的搬遷地址。
更關鍵的是,搬遷石鋼公司需要的資金從哪里來?業內人士測算,目前石鋼公司固定資產價值約為80億-90億,這還是折舊后的估值,而新建一個石鋼公司至少需要200億。“企業自身肯定無法承擔這筆巨額支出,政府方面也無法全力支持,銀行方面對鋼鐵行業的信貸又受到整體行業微利的影響而變得十分謹慎嚴格,誰來支付搬遷資金是最麻煩的事。”
據相關人士介紹,石鋼公司在并入河鋼集團之前作為省屬企業歸屬省冶金部,在后來冶金部改革后并入河鋼集團,作為市屬企業,公司一把手的級別相當于市級領導。而讓石家莊市長安區政府領導作為責任主體及責任人,存在下級管理上級的“倒掛關系”,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難度。
此外,上述石鋼人士還表示,石鋼公司目前正式職工約為4000多人,相關的從業人員包括食堂、衛生、物流運輸等方面工作人員總計約1萬人,這么龐大的人員安置也是政府需要考慮的問題。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從之前的案例來看,鋼廠搬遷必然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資金壓力,如之前從北京搬遷至河北的首鋼,自從2010年底全面關停石景山區產能后,自身業績每年都大幅下滑;而重慶鋼鐵[0.00%資金研報]的搬遷若未得到市政府5億元的補助,當年就將虧損。
但無論如何,石家莊市這一次被稱為“自斷手臂”的壓減工作仍是河北省政府明確減煤壓鋼“責任到市”以來,第一個將壓減鋼鐵產能任務明確分解到具體企業的城市。而唐山市及邯鄲市這兩個分別承擔著壓減4000萬噸和1204萬噸鋼鐵產能的目標任務,壓力無疑更大,截至發稿前,上述兩市尚未回復有關具體壓減工作方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