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煤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的關注下,陜鋼集團領導層提出的“三年治虧創效方案”扎實推進并實現了重大突破。2016年4月份,陜鋼集團單月實現盈利5100萬元,其下屬企業龍鋼公司當月盈利達到1億元。
在鋼鐵市場依然嚴峻的今天,陜鋼集團如何負重前行、抓住機遇取得階段性成果,從而在轉型發展中始終挺起不屈的脊梁,他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5月18日,記者在陜鋼集團采訪探尋奇跡背后隱藏的答案。
動態組織生產經營
陜鋼龍鋼公司黨委書記郗九生告訴記者:“國家去產能的決心是堅定的,鋼鐵市場的嚴峻性難以改變,我們不僅要做好長期‘過冬’的思想準備,更要長期過緊日子、持之以恒抓內部管理。”4月份,鋼材市場出現了久違的春天,陜鋼集團把握鋼鐵市場小幅回暖的機遇,科學安排生產,對供銷差價、邊際貢獻進行認真分析,動態組織生產經營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4月份,共生產粗鋼53.84萬噸、鋼材49.16萬噸,實現盈利5100萬元,其中,龍鋼公司實現盈利破億元。
“龍鋼公司四月份實現盈利上億,是我們前期在降本增效、內部管理方面下功夫了”,龍鋼公司黨委副書記周紅民在談到這次鋼材市場短暫回暖龍鋼公司實現盈利時說道。
全面釋放經營效益
近兩年來,陜鋼集團新一屆領導班子不斷推進資金統管、營銷統管、物流統管和大宗原燃料采購統管,全面釋放經營效益。2015年9月份,初步實現營銷統一,積極推進完善運行體制和機制,極力推進以效益為核心配置資源、拓展直供終端用戶、鋼材銷售平臺上線運行等工作,全面提升了區域市場主導能力和品牌影響力。
今年,“四個統管”在集團挖掘市場產能、物流成本、品牌維護、客戶維護等方面所發揮的效應更加明顯:對物資采購及物流運輸的統管,實現了進口礦資源的統一采購和管理,全方位降低了物流費用,今年1-4月,陜鋼集團漢鋼公司僅采購物流一項累計創效1188.18萬元,銷售物流一項累計創效236.17萬元;利用集團資金的優勢,及時支付了供應商的貨款,極大地調動了供應商的供貨熱情,為陜鋼在供應商的選擇、原料質量把關、價格談判等方面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陜鋼集團下屬韓城公司前4個月累計銷售鋼(坯)材150萬噸,100%完成了計劃任務。
提升產品創新力度
陜鋼集團按照市場需求,結合新產品“推廣一代、試產一代、研發一代、規劃一代”的研發推廣思路,1-4月份銷售創效產品11.08萬噸,相對常規產品創效530.96萬元。同時,深入推行創效產品“雙經理制”,推廣“2+2”模式,即在研發和轉產后批量銷售兩個階段,運行研發獎和效益獎兩種獎勵模式。除此之外,陜鋼集團加快新品開發、新技術應用及新成果轉化實施步伐。在建材的規格、等級等方面已做到了全覆蓋,實現了生產技術水平的全面提升和系統效益最佳化。“自2015年以來,我們先后開發∮10規格ML35冷鐓鋼、∮28-32規格HRB500E鋼材、∮20/22規格MG335錨桿用熱軋帶肋鋼筋、∮22規格Q235光圓鋼筋等增效品種;實施微合金控冷技術,噸鋼合金成本平均降低18元。”龍鋼公司黨委書記郗九生向記者介紹。
“在曲折震蕩的市場面前,陜鋼集團只有苦練內功抓管理,才能在多變的市場中實現企業治虧創效目標,只有轉觀念、轉機制、見行動,才能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只有定力靜氣、腳踏實地破解難題、降低成本,才能在這一輪宏觀調控大勢下立得起、站得穩、行得遠。”陜鋼集團黨委書記李永剛在最近一期黨委中心組集體學習時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