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安徽省勞動競賽委員會和總工會傳來消息,馬鋼集團第一鋼軋總廠副總工程師、煉鋼分廠廠長王勇等三人提出的《降低轉爐渣中TFe含量》合理化建議獲2015年省重大合理化建議獎。
王勇具有豐富的煉鋼生產工藝技術和管理經驗,其經過長期對轉爐冶煉實際狀況的觀察和摸索,將相關煉鋼生產實踐上升到了理論高度。他發現,轉爐冶煉終點爐渣TFe含量高,會造成含鐵金屬料的流失,金屬料損失大,鋼水中含氧量高,降低合金材料的收得率,影響鋼水質量,同時渣中FeO高對轉爐爐況侵蝕嚴重,轉爐耐火材料消耗量高。而一鋼軋總廠轉爐冶煉的鋼種較多,有高碳鋼、板坯普碳鋼、CSP鑄機低碳鋼和超低碳鋼等,轉爐渣的TFe含量較高達到23%,與國內同類轉爐相比略高。針對鋼渣渣中TFe高的現狀,經過反復探究后提出以下措施:一是對目前使用的氧槍噴頭氧孔孔數與夾角參數做適應性調整。二是控制好一倒目
標成分,減少終點過氧化程度;設定各鋼種一倒成份溫度控制目標,提高一倒命中率。三是對吹煉過程終點壓槍槍位進行優化試驗,減少終點鋼渣過氧化程度。在不影響轉爐過程化渣、確保終點成分、生產周期前提下,降低轉爐渣的TFe含量,減少轉爐渣帶走的金屬料,提高金屬收得率,減少轉爐耐火材料消耗,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轉爐經濟技術指標,同時減少鋼渣排放,減少環境污染,取得社會效益。
這項合理化建議被采納實施后,馬鋼一鋼軋2014年和2015年轉爐終點渣中TFe含量分別比2013年平均降低3.19%和2.73%,渣中TFe含量明顯降低,2014年和2015年鋼鐵料消耗含量分別比2013年平均降低3.0千克/噸鋼和4.7千克/噸鋼。降低轉爐冶煉終點爐渣TFe含量,減少含鐵金屬料的流失,成為降低該廠鋼鐵料消耗的重要組成部分,權重約占25%。通過實施該合理化建議,2014-2015年為一鋼軋創造效益逾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