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韶鋼低壓飽和蒸汽余熱利用技術的應用獲得“2016年寶鋼技術創新重大成果獎”。
韶鋼原有的低壓飽和蒸汽經加熱后用來對外供汽(熱),隨著煉鋼廠規模不斷擴大,現已投產五座轉爐,而煉鋼時產生的飽和蒸汽很不穩定,最大時一臺轉爐可以產生40噸/小時飽和蒸汽,最小時為零,致使飽和蒸汽在幾臺轉爐同時冶煉時放散嚴重,浪費能源,并對大氣造成熱污染。飽和蒸汽在全國應用情況較少,北方鋼鐵廠基本上不采用,直接放散,造成能源的嚴重浪費,濟南鋼鐵采用飽和蒸汽直接發電,但存在效率低,故障率高,維修成本高,設備可開動率低等問題。
針對上述情況,韶鋼能源環保部自主研究分析,采用低壓飽和蒸汽余熱利用技術,把低壓飽和蒸汽引入過熱站進行加熱,再把加熱后的過熱蒸汽引入汽輪機組進行發電,在管網需要過熱蒸汽時,則部分蒸汽引入蒸汽管網進行供熱。這種發電與供汽并存的生產模式,既優化了韶鋼蒸汽管網系統,保證管網系統安全,杜絕蒸汽用戶因蒸汽供應不足而停產現象的發生;又可以利用富余的過熱蒸汽進行發電,減少了對環境的熱污染,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方針,降低了生產成本,是一舉多得的重要技術措施。低壓飽和蒸汽余熱利用技術的應用,使能源利用產生了更多的附加值,同時減少了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及熱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