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經營利潤,減輕資金壓力
今年以來,螺紋鋼價格高位振蕩。不過,記者近日走訪山東地區鋼鐵生產與貿易企業了解到,企業對后市的價格走勢普遍存在憂慮。主要是考慮到隨著7、8月份高溫與南方陰雨天氣的到來以及房地產投資的下降,下游的需求將明顯減弱,而電弧爐的投產或使產能進一步復蘇。在此背景下,如何保住利潤進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顯得尤為重要。一些企業在著眼于期貨市場的同時,把目光投向了更加靈活的場外衍生品工具上。
“螺紋鋼期貨價格長期大幅貼水現貨,鋼廠即使在看空后市的情況下,積極賣出期貨保值依然存在風險。”建信商貿副總經理楊帆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現階段,鋼廠廣泛達成限產保利潤的共識,短期內螺紋鋼的現貨價格很難出現大幅調整。在現貨價格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螺紋鋼期貨價格一旦觸及3000元/噸的區域便會有多方力量介入。屆時,場外期權則能為鋼鐵企業提供了一個鎖定高額利潤的有效方式。“相對場內的撮合交易機制,場外合約的協商機制可以在較大成交量的同時保證相對較高的利潤。不僅如此,場外期權與期貨相比可以進一步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
財務制度一直是限制鋼鐵企業尤其是國有鋼鐵企業套保、套利的重要阻礙。楊帆介紹,現貨交易的虧損可以被計入到成本中,而期貨交易的虧損在國企內則相對敏感。由于財務制度的要求,國企在期貨市場上對成品與原料的買賣方向都具有明確限制。“場外期權產品則具有保險的屬性,購買場外期權合約相當于對貨物進行投保,而賣出場外期權則相當于兌現部分利潤,在財務審核上更具優勢。此外,企業的期貨套保業務缺乏相應的專業人才,場外期權則不需要專業的人員盯盤,大大降低了企業參與的門檻。”
楊帆認為,鋼鐵產業結構升級不僅體現在對當下風險與利潤管理上,更要積極使用場外衍生品工具實現企業資本、風險、利潤及成本的綜合優化。他介紹,建信商貿作為建設銀行(601939,股吧)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充分依托建行的主體優勢,與建信期貨、建銀國際、建行商品與期貨交易部聯合打造了一個覆蓋場內與場外、境內與境外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在這個綜合服務體系內,企業可以獲得包括利率、匯率、增信等全方位的場外金融服務。在鋼鐵貿易上可以通過掉期產品規避利率與匯率波動的風險。而相對于傳統的信貸業務,鋼廠可以用出售期權的方式提前獲得自己增產部分的超額利潤用于原料的購買。
此外,楊帆表示,為企業提供場外衍生品服務的風險管理機構也必然會在場內市場進行風險對沖,實際上提高了場內市場機構交易者的比重,從而使期貨市場的功能得到更好地發揮,為實體企業對沖風險創造更好的市場環境。
今年以來,螺紋鋼價格高位振蕩。不過,記者近日走訪山東地區鋼鐵生產與貿易企業了解到,企業對后市的價格走勢普遍存在憂慮。主要是考慮到隨著7、8月份高溫與南方陰雨天氣的到來以及房地產投資的下降,下游的需求將明顯減弱,而電弧爐的投產或使產能進一步復蘇。在此背景下,如何保住利潤進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顯得尤為重要。一些企業在著眼于期貨市場的同時,把目光投向了更加靈活的場外衍生品工具上。
“螺紋鋼期貨價格長期大幅貼水現貨,鋼廠即使在看空后市的情況下,積極賣出期貨保值依然存在風險。”建信商貿副總經理楊帆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現階段,鋼廠廣泛達成限產保利潤的共識,短期內螺紋鋼的現貨價格很難出現大幅調整。在現貨價格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螺紋鋼期貨價格一旦觸及3000元/噸的區域便會有多方力量介入。屆時,場外期權則能為鋼鐵企業提供了一個鎖定高額利潤的有效方式。“相對場內的撮合交易機制,場外合約的協商機制可以在較大成交量的同時保證相對較高的利潤。不僅如此,場外期權與期貨相比可以進一步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
財務制度一直是限制鋼鐵企業尤其是國有鋼鐵企業套保、套利的重要阻礙。楊帆介紹,現貨交易的虧損可以被計入到成本中,而期貨交易的虧損在國企內則相對敏感。由于財務制度的要求,國企在期貨市場上對成品與原料的買賣方向都具有明確限制。“場外期權產品則具有保險的屬性,購買場外期權合約相當于對貨物進行投保,而賣出場外期權則相當于兌現部分利潤,在財務審核上更具優勢。此外,企業的期貨套保業務缺乏相應的專業人才,場外期權則不需要專業的人員盯盤,大大降低了企業參與的門檻。”
楊帆認為,鋼鐵產業結構升級不僅體現在對當下風險與利潤管理上,更要積極使用場外衍生品工具實現企業資本、風險、利潤及成本的綜合優化。他介紹,建信商貿作為建設銀行(601939,股吧)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充分依托建行的主體優勢,與建信期貨、建銀國際、建行商品與期貨交易部聯合打造了一個覆蓋場內與場外、境內與境外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在這個綜合服務體系內,企業可以獲得包括利率、匯率、增信等全方位的場外金融服務。在鋼鐵貿易上可以通過掉期產品規避利率與匯率波動的風險。而相對于傳統的信貸業務,鋼廠可以用出售期權的方式提前獲得自己增產部分的超額利潤用于原料的購買。
此外,楊帆表示,為企業提供場外衍生品服務的風險管理機構也必然會在場內市場進行風險對沖,實際上提高了場內市場機構交易者的比重,從而使期貨市場的功能得到更好地發揮,為實體企業對沖風險創造更好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