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6月25日被正式命名為“復興號”,并于26日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7月5日,記者從鞍鋼獲悉,“復興號”動車組所使用的轉向架用鋼是由鞍鋼自主研發的。
轉向架俗稱“飛毛腿”,是軌道車輛結構中最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具有承載、導向、減震、牽引、制動等功能,高速動車組要跑得快、跑得穩離不開轉向架這個“飛毛腿”。中國標準動車組上所應用的轉向架,是整個動車組4萬多個零部件中唯一使用鋼板的地方。轉向架用鋼既要求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又要求有適當的彈性、良好的抗沖擊性能及耐疲勞性能,如此才能滿足客車、動車及高鐵的使用安全和運行品質。因此對轉向架用鋼的選材和軋制技術等方面,提出了較高要求。
從2009年開始,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會同鞍鋼股份產品發展部、煉鋼總廠、中厚板廠等多家單位,先后研發出30噸軸重重載電力機車、160公里時速城際及市域動車組,以及200公里至250公里時速高寒動車組等轉向架用鋼,最終成功打造出轉向架用鋼的“升級版”——中國標準動車組轉向架用鋼。
據悉,京滬高鐵已開通運營6年,運送旅客6.3億人次,日均運送旅客50.5萬人次,是我國發車周期最短、密度最大、最繁忙的高鐵線路之一,中國標準動車組在這條線路上成功首發,表明其產品質量能夠經得起中國最繁忙高鐵線路的檢驗。
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構建了體系完整、結構合理、先進科學的高速動車組技術標準體系,標志著我國高速動車組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標準化和系列化,極大增強了我國高鐵的國際話語權和核心競爭力。此次成功首發為中國高鐵走向世界夯實了基礎,預計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乘客可以感受到來自“中國標準”的舒適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