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7年上半年煤炭售價的上漲,A股上市煤企的業績,也較去年同期有了大幅上升的預期。
7月5日晚間,陜西煤業(601225.SH)發布業績預增公告稱,預期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4億-5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51億元有大幅增長。
Wind資訊數據顯示,在目前已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的4家申萬煤炭開采行業上市公司中,均出現業績同比預增的情況,且增長幅度均在一倍以上。
與業績出現大幅增長不一致的,是上市煤企二級市場股價呈現兩極分化。以陜西煤業為例,年初至今其漲幅已達66.6%,但業績預告同樣預增一倍的陜西黑貓(601015.SH),同時期股價卻大跌20.55%。
中央財經大學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表示,上半年上市煤企業績預增與宏觀經濟好轉有關,這一變化刺激煤炭售價上漲,并帶來行業產能提升,而在業績回暖的情況下,股價也同步出現上漲。
業績預增
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增的A股上市煤企,并不只有陜西煤業一家。
7月5日,美錦能源(000723.SZ)同樣發布業績預增公告稱,公司今年前六個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達到4.8億元-5.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802.82萬元增長389.66%-430.46%。
此外,陜西黑貓上月底的公告也顯示,2017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00萬元到9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115%到141%。
盡管露天煤業(002128.SZ)還未披露業績預告,但公司在今年一季報中披露,今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幅度預計為85%至135%,從而達到6.44億元至8.18億元。
在解釋上半年業績出現大幅預增的原因時,陜西煤業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原因有公司擁有優質的煤炭資源、煤炭價格的上升以及成本的有效控制三個因素,其中煤炭價格的上升為核心因素。
“公司95%以上煤炭資源位于陜北、彬黃等優質煤炭產區,具有'一高三低’的特點,因此即使在煤炭價格處于低谷時,也未影響銷量,目前更是供不應求的狀態。”陜西煤業在回復中稱,“且受益于供給側改革和總需求回暖,公司煤炭均價自年初以來一直保持在高位水平。”
美錦能源在解釋業績預增原因時亦提及主要是受市場形勢持續向好的影響,公司主要產品焦炭及煤炭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上漲,銷量較上年有所增加。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5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營業收入11898.1億元,同比增長44%;利潤總額1233.4億元,同比增長8773.4%。
對此,陜西煤業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煤炭價格經過了連續四年的下跌,在2016年一季度價格企穩回升,在這一段時間內,一些落后產能已經自動淘汰,同時國家供給側改革工作日調整、各類礦井的分級響應、減量置換等政策不僅使落后產能有序退出,更從產業布局上進行了優化。
邢雷則表示,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有所好轉,對能源的需求量也有所上升,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另外,煤炭行業2016年整體產能較2015年下降了10%,也顯得整個煤炭供給量出現下降。“一方面供給量下降,一方面需求量上升,所以導致(上半年)供需關系緊張”。
“今年繼續執行了產能限制的做法,所以整體的產能增加并不快,而且從二季度的數據來看,整體宏觀經濟運行還是不錯的。還有一方面供貨比較緊張,就像神華現貨都不再供貨了,導致市場拿貨比較緊張。”邢雷說。
股價分化
伴隨著上市煤企上半年業績的大幅預增,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中的表現,卻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
7月6日,陜西煤業開盤后高開高走,盤中一度上漲接近漲停,股價創下近兩年來新高,最終以6.04%的漲幅報收8.08元/股。憑借這一日的大漲,陜西煤業自年初至今,股價錄得的漲幅已經達到66.6%。
同一日,陜西黑貓雖然也有1.47%的上漲,報收7.58元/股,但若將時間延長至年初,則在近半年時間里,其出現了20.55%的跌幅。
而對于上文提及的另外兩家上市煤企,年初至今美錦能源的股價出現微跌,跌幅為3.08%;露天煤業則正好相反為微漲,漲幅達4.65%。
Wind資訊數據顯示,A股36家申萬煤炭開采行業中,除去一直停牌的ST云維(600725.SH)外,17家上市公司年初至今的股價出現上漲,漲幅最高為陜西煤業,其次則是藍焰控股(000968.SZ)的41.23%;18家出現下跌,跌幅最大為安泰集團(600408.SH),達24.29%。
不過,藍焰控股在上半年股價能取得如此大的漲幅,離不開重組的完成。去年,這家還名為“煤氣化”的山西企業,在獲得晉煤集團藍焰煤層氣的注入后,主營業務從煤炭的開采、洗選與銷售轉型為煤礦瓦斯治理及煤層氣勘查、開發與利用,證券名稱亦由此變更。
盡管上市煤企上半年股價表現并不一致,但多位煤炭行業人士表示,下半年煤企營收將進一步得到鞏固,而這也將對二級市場產生利好影響。
陜西煤業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下半年煤炭市場依舊受多種因素制約,諸如天氣因素、社會總需求情況、產能置換釋放程度、安全環保檢查力度等方面。“但可以確定2017年的總體均價肯定會高于2016年全年水平”。
“從國家政策導向來看,確定535元/噸的長協價格中樞,目的是煤電雙方維持在一個合理利潤率水平。因此,可以確定煤炭行業已脫離了前期全行業虧損的狀態。”陜西煤業回復稱。
長江證券煤炭行業分析師王鶴濤則認為,煤炭板塊短期核心因素在于煤價以及流動性,考慮到需求季節性以及供給瓶頸,后續在供需缺口下煤價上漲有望持續,預將貫穿整個旺季,因此看好煤炭板塊估值。
不過,國信證券煤炭分析師王念春認為,今年三季度煤炭板塊因商品周期處于下行階段,導致煤價面臨下行壓力,因此風險偏好難提升。對此,王念春表示,細分領域龍頭優勢企業及國企改革標的或許會有相對收益。
7月5日晚間,陜西煤業(601225.SH)發布業績預增公告稱,預期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4億-5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51億元有大幅增長。
Wind資訊數據顯示,在目前已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的4家申萬煤炭開采行業上市公司中,均出現業績同比預增的情況,且增長幅度均在一倍以上。
與業績出現大幅增長不一致的,是上市煤企二級市場股價呈現兩極分化。以陜西煤業為例,年初至今其漲幅已達66.6%,但業績預告同樣預增一倍的陜西黑貓(601015.SH),同時期股價卻大跌20.55%。
中央財經大學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表示,上半年上市煤企業績預增與宏觀經濟好轉有關,這一變化刺激煤炭售價上漲,并帶來行業產能提升,而在業績回暖的情況下,股價也同步出現上漲。
業績預增
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增的A股上市煤企,并不只有陜西煤業一家。
7月5日,美錦能源(000723.SZ)同樣發布業績預增公告稱,公司今年前六個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達到4.8億元-5.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802.82萬元增長389.66%-430.46%。
此外,陜西黑貓上月底的公告也顯示,2017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00萬元到9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115%到141%。
盡管露天煤業(002128.SZ)還未披露業績預告,但公司在今年一季報中披露,今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幅度預計為85%至135%,從而達到6.44億元至8.18億元。
在解釋上半年業績出現大幅預增的原因時,陜西煤業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原因有公司擁有優質的煤炭資源、煤炭價格的上升以及成本的有效控制三個因素,其中煤炭價格的上升為核心因素。
“公司95%以上煤炭資源位于陜北、彬黃等優質煤炭產區,具有'一高三低’的特點,因此即使在煤炭價格處于低谷時,也未影響銷量,目前更是供不應求的狀態。”陜西煤業在回復中稱,“且受益于供給側改革和總需求回暖,公司煤炭均價自年初以來一直保持在高位水平。”
美錦能源在解釋業績預增原因時亦提及主要是受市場形勢持續向好的影響,公司主要產品焦炭及煤炭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上漲,銷量較上年有所增加。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5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營業收入11898.1億元,同比增長44%;利潤總額1233.4億元,同比增長8773.4%。
對此,陜西煤業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煤炭價格經過了連續四年的下跌,在2016年一季度價格企穩回升,在這一段時間內,一些落后產能已經自動淘汰,同時國家供給側改革工作日調整、各類礦井的分級響應、減量置換等政策不僅使落后產能有序退出,更從產業布局上進行了優化。
邢雷則表示,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有所好轉,對能源的需求量也有所上升,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另外,煤炭行業2016年整體產能較2015年下降了10%,也顯得整個煤炭供給量出現下降。“一方面供給量下降,一方面需求量上升,所以導致(上半年)供需關系緊張”。
“今年繼續執行了產能限制的做法,所以整體的產能增加并不快,而且從二季度的數據來看,整體宏觀經濟運行還是不錯的。還有一方面供貨比較緊張,就像神華現貨都不再供貨了,導致市場拿貨比較緊張。”邢雷說。
股價分化
伴隨著上市煤企上半年業績的大幅預增,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中的表現,卻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
7月6日,陜西煤業開盤后高開高走,盤中一度上漲接近漲停,股價創下近兩年來新高,最終以6.04%的漲幅報收8.08元/股。憑借這一日的大漲,陜西煤業自年初至今,股價錄得的漲幅已經達到66.6%。
同一日,陜西黑貓雖然也有1.47%的上漲,報收7.58元/股,但若將時間延長至年初,則在近半年時間里,其出現了20.55%的跌幅。
而對于上文提及的另外兩家上市煤企,年初至今美錦能源的股價出現微跌,跌幅為3.08%;露天煤業則正好相反為微漲,漲幅達4.65%。
Wind資訊數據顯示,A股36家申萬煤炭開采行業中,除去一直停牌的ST云維(600725.SH)外,17家上市公司年初至今的股價出現上漲,漲幅最高為陜西煤業,其次則是藍焰控股(000968.SZ)的41.23%;18家出現下跌,跌幅最大為安泰集團(600408.SH),達24.29%。
不過,藍焰控股在上半年股價能取得如此大的漲幅,離不開重組的完成。去年,這家還名為“煤氣化”的山西企業,在獲得晉煤集團藍焰煤層氣的注入后,主營業務從煤炭的開采、洗選與銷售轉型為煤礦瓦斯治理及煤層氣勘查、開發與利用,證券名稱亦由此變更。
盡管上市煤企上半年股價表現并不一致,但多位煤炭行業人士表示,下半年煤企營收將進一步得到鞏固,而這也將對二級市場產生利好影響。
陜西煤業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下半年煤炭市場依舊受多種因素制約,諸如天氣因素、社會總需求情況、產能置換釋放程度、安全環保檢查力度等方面。“但可以確定2017年的總體均價肯定會高于2016年全年水平”。
“從國家政策導向來看,確定535元/噸的長協價格中樞,目的是煤電雙方維持在一個合理利潤率水平。因此,可以確定煤炭行業已脫離了前期全行業虧損的狀態。”陜西煤業回復稱。
長江證券煤炭行業分析師王鶴濤則認為,煤炭板塊短期核心因素在于煤價以及流動性,考慮到需求季節性以及供給瓶頸,后續在供需缺口下煤價上漲有望持續,預將貫穿整個旺季,因此看好煤炭板塊估值。
不過,國信證券煤炭分析師王念春認為,今年三季度煤炭板塊因商品周期處于下行階段,導致煤價面臨下行壓力,因此風險偏好難提升。對此,王念春表示,細分領域龍頭優勢企業及國企改革標的或許會有相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