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以及很多國家的產能擴張,導致了如今面臨的產能危機。
中國在其中扮演了一個特殊的角色。其鋼鐵產業迅猛擴張,已經超過了市場需求。很多國家的政府始終無法解決經濟危機之后遺留下來的、市場長期扭曲的問題。國有企業根據政府的政策持續擴大其產能,無暇顧及市場規律。另一方面,私營公司暫停或停止了他們的很多項目。很多國家的落后產能依舊沒有被淘汰。
產能過剩正日益對全球鋼鐵產業構成嚴峻挑戰。目前,全球共計有5億噸過剩產能。過剩產能占表觀消費量的比例為36%,而在2000年,這一比例僅為19%。很多公司中期財務狀況不堪重負。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需要政府出臺政策,并通過行業整合加以解決。
國有企業在全球鋼鐵產業中占有很大比重。2011年,在世界46家最大的鋼鐵企業中,50%為國有企業;這些國有企業全部是中國的企業。在全球鋼鐵總產量中,國有企業的產量占比38%。
全球性的產能過剩導致了進口激增,以及全球需求的萎縮。貿易摩擦加劇,鋼鐵行業面臨著價格下滑的壓力。對于私營公司而言,很難維持一定的利潤空間。此外,他們還不得不面對額外的挑戰: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問題。
下面,讓我們重點看看拉丁美洲鋼鐵產業的發展情況。圖1顯示了2005年到2012年間,拉美地區成品鋼凈進口和凈出口情況。圖2則顯示出拉丁美洲成品鋼來源地的情況。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從亞洲(特別是中國)進口的鋼材,所占比重顯著提高。

圖1 拉丁美洲成品鋼的進口和出口情況

圖2 拉丁美洲成品鋼進口來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