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評選由中國企業聯合會、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主辦,是國內企業管理創新領域唯一國家級獎項。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管理創新成果評定和推廣自1990年開展以來,形成了國家級、地區和行業級、企業級的成果審定推廣體系,對推動我國各類企業不斷深化改革、加強管理、促進創新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馬鋼為與城市共享綠色發展成果,持續強化生態礦區建設,針對馬鋼南山礦凹山鐵礦、東山鐵礦進入末期開采和高村鐵礦形成達產能力,以及和尚橋正處于基建期的實際,創造性提出了“與城市共享發展的生態礦區建設和管理”的理念,積極探索近城大型露天礦山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將國家法律法規對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地質災害防治等強制標準與促進生態礦區系統發展的具體措施相融合,并通過資源綜合利用,將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化,在生產過程中進行環境再造,實現礦區自然轉型、綠色發展。
面對礦產產能提升和對極貧礦石資源的綜合利用,導致尾礦量激增、遠超兩座尾礦庫的設計受尾能力的實際,馬鋼通過自主創新,研制了尾礦分泥和尾礦回水水質過濾系統,率先在全國實現了運用閉坑高含硫的露天采坑大空間堆存細粒級尾礦泥,對采坑的空間資源進行了科學合理利用,并為采坑的生態復墾創造了條件,確保了南山礦中后期尾礦庫的安全運行,節約了數億元的資金投入,為國內同行業利用采坑排尾提供了示范作用。
為提升礦區生態效益,馬鋼持續強化環境治理,在和尚橋采場初期剝離階段,對近1000萬耕植土采取了保護措施,劃定了專門區域堆放,不僅有效解決了采場基建大部門用土和綠色生態隔離堤的綠化用土,未來還會在凹山坑、東山坑以及今后和尚橋坑的復墾再造上發揮作用。近年來,通過對凹山采場地質環境治理,使南山礦累計回收可利用資源1250萬噸,擴展后期排尾空間750萬立方米,節約遠期建庫費數億元,經濟、安全、生態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