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標準以及工作規劃的推出,標志著非電行業在全國范圍內的大氣治理工作即將拉開序幕;而與此前系列政策相比,此次歷史最嚴的排放標準也顯示了政府堅定控制大氣污染、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的決心;環保稅、差異化電價、“有差別限產”等多維度獎懲政策為超低排放改造的執行力和持續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正文】
事件:
近期,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征求《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評論:
1、政策節點分別為2020年、2022年、2025年,要求是達到超低排放水平
意見稿中明確改造工作的主要目標為:“新建(含搬遷)鋼鐵項目要全部達到超低排放水平。到2020年10月底前,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具備改造條件的鋼鐵企業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22年底前,珠三角、成渝、遼寧中部、武漢及其周邊、長株潭、烏昌等區域基本完成;到2025年底前,全國具備改造條件的鋼鐵企業力爭實現超低排放。”
2、超低排放不止是燃燒環節,對全流程均作了嚴格要求
“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是指企業所有生產工序,含鐵礦采選、原料場、燒結、球團、煉焦、煉鐵、煉鋼、軋鋼等以及大宗物料產品運輸,均應達到超低排放水平,包括大氣污染物有組織排放控制、無組織排放控制以及大宗物料運輸排放控制。”
3、控制標準相當于火電行業超低排放標準
意見稿中,相應的控制標準要求為:“燒結機頭煙氣、球團焙燒煙氣在基準含氧量16%條件下,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小時均值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其他污染源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小時均值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50、150毫克/立方米,具體指標限值見附表。在評估周期內,鋼鐵企業至少95%以上小時均值排放濃度滿足上述要求,方可認定為達到超低排放水平。”
與河北省近期發布的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火電行業超低排放限值基本一致,較2017年6月環保部發布修改單排放限值有30%~50%不等的降幅。
4、全流程對運輸的清潔要求或能帶動新能源車或“超低排放”汽車需求
“企業主要生產物料和產品通過鐵路、管道或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清潔方式運輸的比例達到80%以上,不具備條件的,可采用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運輸。”
5、各時間節點完成改造規模目標分別為4.8億噸、5.8億噸、9億噸
各時間節點完成改造規模要求:“力爭2020年底前完成鋼鐵產能改造4.8億噸,2022年底前完成5.8億噸,2025年底前完成改造9億噸左右。”
6、12個排放口需要安裝超凈排放監測設施,并配合安裝全系統監控設備
“燒結機頭、燒結機尾、球團焙燒、高爐出鐵場、高爐礦槽、轉爐二次煙氣、電爐煙氣、焦爐煙囪、裝煤地面站、推焦地面站、干法熄焦地面站、自備電站排氣筒等主要排放口要安裝自動在線監測系統,并同步安裝分布式控制系統(DCS)。料場出入口、焦爐爐體、燒結環冷區域、高爐礦槽區域、煉鋼區域等易產塵點,安裝視頻監控。廠區內應至少安裝一套PM10空氣質量在線監測系統。廠區要建設監控汽車運輸的門禁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鼓勵安裝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自動監控、DCS監控、視頻監控等數據至少要保存一年以上。”
7、環保稅減免、差異化電價、稅收優惠政策讓激勵落到實處
“對全面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低于污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環境保護稅。”
“對逾期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省級政府可在現行目錄銷售電價或市場交易電價基礎上實行加價,加價標準不高于每千瓦時0.1元。”
“對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切實落實環境保護專用設備稅收抵免優惠政策。減免綠色貨運增值稅。”
8、“有差別限產”政策從根本上提高企業改造積極性
“實施重點區域秋冬季鋼鐵行業錯峰生產和錯峰運輸。按照污染排放績效水平,對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加大錯峰生產調控力度;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不予限產或少限產。”
9、較年初發布的“2+26”城市特別排放限值進一步嚴格
2018年1月16日,環保部印發《關于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公告要求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 “2+26”城市)將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對于國家排放標準中已規定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行業以及鍋爐:火電、鋼鐵、石化、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鋁)、水泥行業現有企業以及在用鍋爐,自2018年10月1日起,執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特別排放限值;煉焦化學工業現有企業,自2019年10月1日起,執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特別排放限值。執行地區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28個城市。
若按照已執行的特別排放限制標準,燒結(球團)的顆粒物、SO2、NOx的排放限值分別為40mg/m3、180mg/m3、300mg/m3,2017年6月環保部發布的《<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20項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的公告(征求意見稿)》中提出的排放限值分別為20mg/m3、50mg/m3、100mg/m3,參照2017年6月份的修改單標準,各排放指標仍有30%~50%不等的降幅。排放標準的進一步嚴格下,非電行業污染控制的決心可見。
10、鋼鐵超低排放改造市場空間測算
鋼鐵工業中,燒結機為主要的煙氣排放源,除此之外,球團、焦化、自備電廠等也會有較大的煙氣排放,并且在此次政策中也均有超低排放要求。
根據環保部2017年所發布《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2-2012)修改單(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目前全國現有燒結機約 900 臺,燒結機面積約 11.6 萬 m2,在后面的測算中我們假設今后全國燒結機總面積不再增加。
龍凈環保梅鋼項目所采用的“干法脫硫+COA脫硝法”為國內球首套燒結煙氣干式協同超凈裝備,排放指標可達到最新超低排放要求,因此,我們依據此類裝備的投資來估算鋼鐵行業的煙氣超低排放空間。
根據5月初龍凈環保南京梅鋼項目調研所得,龍凈環保“干法脫硫除塵+COA脫硝”技術在梅鋼180m2燒結機上應用的投資為干法脫硫端約4000萬,COA脫硝端約2000萬;同時,在寶鋼大院660m2燒結機上應用的投資為干法脫硫端1.2億,COA脫硝段約6000萬,可知其單位投資成本為脫硫端約20-24萬元/m2,脫硝段為8-12萬元/m2,因此,結合全國燒結機面積,可以測算出以“干法脫硫+COA脫硝法”為基準的全國燒結機煙氣超低排放市場空間約為325-420億元。
根據《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2-2012)修改單(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2015 年我國燒結礦產量8.57億噸,同比降低3.9%,球團礦產量1.49億噸,同比降低0.7%,球團礦產量為燒結礦產量的約20%,若假設球團設備數量與燒結機設備數量比例與其產量比例一致,又根據球團環節和燒結環節雖然工藝和工況有所不同,但其煙氣性質區別不大,亦適合用“干法脫硫+COA脫硝法”工藝進行處理,可以初步測算球團環節超低排放治理空間約為60-75億元。
鋼鐵工業中焦煤為必需原料,此處假設全國有200家鋼廠自設焦化廠,由于焦化煙氣的一個主要特點為氮氧化物的濃度較高,雖然龍凈環保的梅鋼項目中COA脫硝技術所展現出來的優異的脫硝率和超低排放水平,但鑒于焦化廠的煙氣中氮氧化物濃度過高,一定程度上超過COA脫硝技術所適用的最佳入口氮氧化物濃度范圍,因此此處可假設后期焦化煙氣超低排放的單臺設備投資較燒結機超低排放所采用的COA脫硝投資稍高,為5000萬/臺,可初步測算鋼鐵工業中的焦化環節超低排放空間約為100億元。
一般情況下,規模較大或流程較大的鋼鐵廠傾向于建設自備電廠,以充分利用其副產的高爐煤氣。高爐煤氣的組份性質決定了自備電廠的煙氣排放中粉塵及氮氧化物的濃度較低,二氧化硫濃度較高,因此,此處可用干法脫硫設備的投資標準來初步測算自備電廠的投資空間。和焦煤環節類似,此處假設全國約200個鋼鐵廠具有自備電廠,每個自備電廠在新政策的要求下需要加裝一套干法脫硫設備,假設每臺設備的投資成本為5000萬元,可初步測算出鋼鐵工業中自備電廠環節的超低排放空間約為100億元。
由此可得,鋼鐵工業的超低排放空間約為585-695億元。
注:測算以龍凈的“干法脫硫+COA脫硝法”工藝為主(詳見),不同技術對應的投資總額不同。
11、推薦標的
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標準以及工作規劃的推出,標志著非電行業在全國范圍內的大氣治理工作即將拉開序幕;而與此前系列政策相比,此次歷史最嚴的排放標準也顯示了政府堅定控制大氣污染、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的決心;環保稅、差異化電價、“有差別限產”等多維度獎懲政策為超低排放改造的執行力和持續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伴隨著此次鋼鐵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的推出,非電領域尤其是鋼鐵領域的超低排放訂單將加速釋放,監測設備在治理和監管過程中的配合也必不可少,大氣治理和監測設備標的將率先受益。
非電行業包括鋼鐵、水泥、玻璃、陶瓷、化工、冶金、小燃煤鍋爐等,后續相關的政策值得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