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武集團方面稱,目前沒有新的信息可以發布。
中秋佳節剛過,一則路透報道的鋼鐵企業合并重組傳聞再度引起鋼鐵業高度關注:中國最大的鋼鐵集團——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寶武”),有意洽談收購安徽省的國有鋼企馬鋼集團。該消息還稱,“一位直接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表示,談判尚未公開,因此談判尚未超出初步階段。”
中國寶武集團一位宣傳部門負責人25日下午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前我們集團的領導也曾回應澄清過這個傳聞。但目前我們官方沒有新的信息可以發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9月13日在一個成立儀式上簡短回應寶武與馬鋼的重組傳聞稱傳聞稱:“目前尚未接到任何通知。”
但在多位受訪行業人士看來,上述傳聞并非空穴來風。早在寶鋼和武鋼2016年合并重組之前的多年中,業內一直有關于寶鋼并購馬鋼的相關傳聞。
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雖然官方澄清,但從產業的邏輯來分析,合并重組還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首先,馬鋼總部位于中國安徽省東部的馬鞍山市,距離寶武集團所在的上海約四小時車程。
其次,寶武和馬鋼都是千萬噸級以上的大型鋼鐵集團,如果重組合并,將打造出可以比肩世界鋼鐵巨頭安塞樂·米塔爾的鋼鐵巨無霸。
2017年中國寶武粗鋼產量6539萬噸、馬鋼集團粗鋼產量1971萬噸,合計總產量為8510萬噸,僅比安賽樂米塔爾的產量低1190萬噸。截至2017年底,寶武的總資產總值為7456億元,而馬鋼的資產總值為722億元。
“從產品種類看,寶鋼旗下的汽車鋼是拳頭產品,但武鋼旗下也有一部分重軌類產品。與馬鋼集團旗下的火車輪轂等產品有一定的協同性。”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另一則令行業內產生聯想的消息,也與上述13日成立儀式有關。
9月13日,中國寶武、馬鋼集團投資有限公司、鞍鋼以及東方資產4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華寶冶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這也是國內首家專注于冶金行業的專業化資本運作平臺。
上述四家股東共出資2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寶武作為發起股東,持股比例為37.5%,中國東方和鞍鋼集團各持股25%,馬鋼集團旗下馬鋼投資持股比例為12.5%。未來,該公司或將成為中國寶武、鞍鋼集團和馬鋼集團在中國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的“馬前卒”。
陳德榮在當日成立儀式上表示,中國鋼鐵業作為供給側改革的先行者,必須盡快改善行業長期存在的粗放式發展的問題,包括資產效率低、“僵尸企業”多、產業集中度低、競爭秩序差、創新能力低、環境污染大等問題。
“未來10-20年是一個長周期的去產能的過程,”陳德榮分析,今年鋼鐵全行業大概有9億多噸的粗鋼產量。但按歐美國家人均鋼來計算,中國未來大概只要5億噸鋼就能滿足需求,“現在全國的鋼鐵產能有11億多噸,所以未來10-20年間,將有大概6億噸的鋼鐵產能要去掉”。
而兼并重組,是近年來鋼鐵行業去產能過程中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2016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鋼鐵產業兼并重組處置僵尸企業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中國鋼鐵產業前十大企業產能集中度將達60%-70%,其中包括8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三至四家、4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六至八家,以及部分專業化的鋼鐵集團。
以鋼鐵大省河北為例,到2020年河北鋼鐵企業將由目前的109家減少至60家左右,形成“2310”兼并重組大格局。即形成以河鋼集團、首鋼集團兩家為龍頭的特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形成三家具有區域市場主導能力的以民營鋼企為主的大型鋼鐵集團,十家具有專用產品優勢的民營鋼企。山西省也計劃通過兼并整合,從過去的27家鋼鐵企業,降至十家。
2016年,寶鋼武鋼的重組合并,掀開了新一輪鋼鐵產業兼并重組潮的帷幕。在當年6月上市公司發布公告之前,寶鋼武鋼在業內傳聞面前曾多次發布公告“澄清”甚至辟謠。但最終消息落地,寶鋼與武鋼重組合并后打造出了中國寶武這個國內最大,世界第二大鋼鐵集團。
在此后多次國企兼并重組的案例中,上市公司層面也先后上演了“傳聞-澄清-傳聞-確認”的戲碼。
中秋佳節剛過,一則路透報道的鋼鐵企業合并重組傳聞再度引起鋼鐵業高度關注:中國最大的鋼鐵集團——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寶武”),有意洽談收購安徽省的國有鋼企馬鋼集團。該消息還稱,“一位直接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表示,談判尚未公開,因此談判尚未超出初步階段。”
中國寶武集團一位宣傳部門負責人25日下午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前我們集團的領導也曾回應澄清過這個傳聞。但目前我們官方沒有新的信息可以發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9月13日在一個成立儀式上簡短回應寶武與馬鋼的重組傳聞稱傳聞稱:“目前尚未接到任何通知。”
但在多位受訪行業人士看來,上述傳聞并非空穴來風。早在寶鋼和武鋼2016年合并重組之前的多年中,業內一直有關于寶鋼并購馬鋼的相關傳聞。
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雖然官方澄清,但從產業的邏輯來分析,合并重組還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首先,馬鋼總部位于中國安徽省東部的馬鞍山市,距離寶武集團所在的上海約四小時車程。
其次,寶武和馬鋼都是千萬噸級以上的大型鋼鐵集團,如果重組合并,將打造出可以比肩世界鋼鐵巨頭安塞樂·米塔爾的鋼鐵巨無霸。
2017年中國寶武粗鋼產量6539萬噸、馬鋼集團粗鋼產量1971萬噸,合計總產量為8510萬噸,僅比安賽樂米塔爾的產量低1190萬噸。截至2017年底,寶武的總資產總值為7456億元,而馬鋼的資產總值為722億元。
“從產品種類看,寶鋼旗下的汽車鋼是拳頭產品,但武鋼旗下也有一部分重軌類產品。與馬鋼集團旗下的火車輪轂等產品有一定的協同性。”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另一則令行業內產生聯想的消息,也與上述13日成立儀式有關。
9月13日,中國寶武、馬鋼集團投資有限公司、鞍鋼以及東方資產4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華寶冶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這也是國內首家專注于冶金行業的專業化資本運作平臺。
上述四家股東共出資2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寶武作為發起股東,持股比例為37.5%,中國東方和鞍鋼集團各持股25%,馬鋼集團旗下馬鋼投資持股比例為12.5%。未來,該公司或將成為中國寶武、鞍鋼集團和馬鋼集團在中國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的“馬前卒”。
陳德榮在當日成立儀式上表示,中國鋼鐵業作為供給側改革的先行者,必須盡快改善行業長期存在的粗放式發展的問題,包括資產效率低、“僵尸企業”多、產業集中度低、競爭秩序差、創新能力低、環境污染大等問題。
“未來10-20年是一個長周期的去產能的過程,”陳德榮分析,今年鋼鐵全行業大概有9億多噸的粗鋼產量。但按歐美國家人均鋼來計算,中國未來大概只要5億噸鋼就能滿足需求,“現在全國的鋼鐵產能有11億多噸,所以未來10-20年間,將有大概6億噸的鋼鐵產能要去掉”。
而兼并重組,是近年來鋼鐵行業去產能過程中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2016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鋼鐵產業兼并重組處置僵尸企業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中國鋼鐵產業前十大企業產能集中度將達60%-70%,其中包括8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三至四家、4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六至八家,以及部分專業化的鋼鐵集團。
以鋼鐵大省河北為例,到2020年河北鋼鐵企業將由目前的109家減少至60家左右,形成“2310”兼并重組大格局。即形成以河鋼集團、首鋼集團兩家為龍頭的特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形成三家具有區域市場主導能力的以民營鋼企為主的大型鋼鐵集團,十家具有專用產品優勢的民營鋼企。山西省也計劃通過兼并整合,從過去的27家鋼鐵企業,降至十家。
2016年,寶鋼武鋼的重組合并,掀開了新一輪鋼鐵產業兼并重組潮的帷幕。在當年6月上市公司發布公告之前,寶鋼武鋼在業內傳聞面前曾多次發布公告“澄清”甚至辟謠。但最終消息落地,寶鋼與武鋼重組合并后打造出了中國寶武這個國內最大,世界第二大鋼鐵集團。
在此后多次國企兼并重組的案例中,上市公司層面也先后上演了“傳聞-澄清-傳聞-確認”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