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銀行業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銀行“早投放、早收益”的現象仍比較明顯,放貸力度較大。由于春節因素,今年1月信貸投放規模不會超過去年1月3.23萬億元的歷史紀錄,但仍將處于“天量”水平,預計在2.5萬億元至3萬億元。此外,2020年信貸投放重點將是先進制造業及小微企業等領域,房地產開發貸總體上仍會從嚴從緊。
年初項目儲備較充足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預計,由于1月有春節假期,2020年1月新增信貸規模較去年同期有所下行,達3萬億元左右。早投放早收益現象依然存在,有助于實現銀行營收快速增長,也有助于盡快投放后推動寬信用企穩。
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2019年年末和2020年年初地方政府加快基建項目啟動,中央大型項目落地提速,地方專項債的提前發行使得政府和準政府項目投放需求旺盛。
“根據初步摸底,銀行年初信貸項目儲備較為充足,對公貸款有望取得較好增長。”王一峰表示,綜合早春效應、市場形勢、政策導向以及銀行資產負債配置策略的調整方向,預計1月信貸或保持在2.5萬億元至3萬億元,略弱于2019年1月的3.23萬億元。剔除春節效應后,預計一季度信貸投放保持在5.8萬億元至6.1萬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一般而言,銀行四個季度基本按照“3322”的節奏投放,符合銀行正常經營以及融資主體不同季節的融資需要。就一二月整體看,預計新增信貸在4.6萬億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5000億元,2020年全年信貸新增18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1月全面降準釋放了充足的流動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銀行負債成本,以滿足市場在春節前的資金需求。
制造業信貸需求或有改善
某大行浙江地區二級分行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信貸投放重點將是環保新能源、互聯網、科技創新等新經濟領域以及民營小微企業。此外,基礎設施和制造業等領域貸款比重仍會較高。
潘向東認為,基礎設施投資仍是信貸投向重點。1月專項債發行規模達到5000億元,按照2至3倍杠桿計算,會撬動萬億元資金流向基建領域。
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2020年5家國有大型銀行普惠小微貸款增速不低于20%。上述負責人介紹,2019年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為32%,隨著貸款基數增加,要保持20%的增速有較大壓力。該行的重點是保持一定的考核激勵,提升網點普惠金融服務水平,力推線上普惠產品,爭取在供應鏈金融方面有突破。
江蘇地區某城商行負責人表示,今年信貸投向重點仍是實體經濟,制造業、普惠金融是重中之重。另一家山東地區城商行負責人介紹,今年信貸將主要投向政府民生項目及小微企業。
銀保監會日前要求,積極開發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科技創新的金融產品。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2020年制造業的信貸需求或有顯著改善。過去幾年,制造業信貸增長相對較弱,明顯低于行業平均貸款增速。在監管層鼓勵下,銀行會加大對制造業,特別是中長期貸款的投放力度,預計2020年制造業貸款會迎來較大幅度增長。
房地產開發貸投放趨緊
銀保監會此前提出,銀行保險機構要落實“房住不炒”的定位,嚴格執行房地產金融監管要求,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溫彬表示,在房地產開發貸方面,仍然會堅持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目標。銀行將繼續按照“白名單”,根據各個城市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因地進行房地產開發貸的投放。在個人按揭貸款方面,會保持滿足剛需、改善型需求的支持力度。
上述大行負責人介紹,目前該行房地產開發貸按省份施行限額管理,今年的額度與去年持平,預計今年房地產貸款投放仍將收緊。
廖志明認為,未來房地產貸款增速或與其他類別貸款增速相匹配。監管部門將防止過多信貸資源流入房地產領域,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入制造業、高新技術行業,支持這些行業的發展。
潘向東表示,2020年房地產領域依然面臨融資收緊的格局。一是2020年資管新規落地,房地產表外融資會顯著下降,例如房地產信托和委托貸款規模持續下行;二是房地產表內信貸會嚴格控制規模;三是房地產海外融資面臨嚴監管,房地產行業融資將持續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