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蛋糕”,全力推進新產線達產達效,提升規模優勢。堅持“抗疫、保產”兩不誤,煉鐵作業部強化煤氣調整、數據監測等過程控制,通過持續攻關,三座高爐實現三場出鐵的高效生產模式,為全流程生產順穩打牢基礎。煉鋼作業部系統謀劃,加強與物料供應廠家溝通銜接,確保原輔料供應“量質”接續,創造平均日產爐數100爐的歷史紀錄,實現全季鋼產量9.3萬噸。熱軋作業部加強工序協同,持續完善不同品種不同規格軋制間隙標準,提升產線效率,熱卷軋制創出近年來同期最好水平,一季度,熱卷綜合產量完成233.48萬噸,超計劃12.48萬噸。冷軋作業部運用“執行+改善”信息化系統,提高生產組織效率,1700酸軋產線1、2月份連續超歷史最好水平,2230酸軋產線連續6個月創出產量新高,3月份打破月產歷史紀錄。鋼軋作業部針對外方專家因為疫情撤離而無法調試的難題,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對進口設備開展技術攻關,一季度MCCR軋線鑄機實現低碳鋼5.2米/分鐘拉速穩定生產,Q235B連澆15爐,平均綜合成材率、無頭比例、薄規格比例均創生產以來最好水平。設備部圍繞系列檢修克服疫情影響,統籌協調人員物資,先后安置集中隔離1600余人并按期解除隔離,為檢修現場提供了4900余人的力量支持。同時聯合采購中心,對檢修用備件未到貨的40余家供應商逐一進行電話溝通,確保生產檢修需求。
做優效益,全力推進成本挖潛費用改善,深化協同提效。堅持將“效益優先”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持續向系統協同要效益、向現場和市場結合要效益、向技術進步要效益、向精細管理要效益,努力化解疫情影響,為全年利潤目標實現打牢基礎。焦化作業部依托配煤專家系統和300千克小焦爐試驗,緊密結合煉焦煤市場價格形勢,優化配煤結構,并拓展資源渠道,應對進口煤船期波動,降低成本1300萬元。鍍錫板事業部堅持科學降本、技術降本,通過強化生產組織、提高職工操作技能、開展板形技術攻關等措施,一季度鍍錫產品綜合成材率達到96.94%,創歷史新高,增加效益600萬元。能源與環境部秉承“尺子文化”“曲線文化”和“直線文化”理念全力推進降本增效工作。一季度,通過摸索新型燃機的最優運行控制模式,CCPP機組整體聯合發電效率達到47%,發電3.5億千瓦時,創效3700萬元。運輸部將防疫工作關口前移,依托線上服務平臺開展經營業務。同時針對疫情期間限行政策下公路集疏港遇到的問題,積極與鐵路部門對接,打通貨源腹地到成品碼頭“門對門”的綠色通廊,有效避免疫情管控和限行壓力對港口經營生產的影響。一季度實現港口創收利潤1740萬元,超額完成計劃。
做精產品,全力推進精品戰略落地落實,提高產品“溢價”。堅持市場導向、客戶導向,持續質量改進、結構優化、服務提升,產品銷售、市場份額穩中有進,一季度高端領先產品產量超計劃35.7萬噸,產銷銜接順暢高效。制造部圍繞產品技術及管理瓶頸問題,推進16項摘掛牌項目,并在嚴格執行、評價和考核上下功夫,不斷提高流程工藝穩定性。持續優化產品結構,1至3月份,汽車板完成55.7萬噸,超計劃5.2萬噸;中厚板完成53.5萬噸,超計劃8.9萬噸;彩涂板完成3.95萬噸,超計劃0.15萬噸;高端領先鍍錫板完成14.3萬噸,超計劃1.4萬噸。有序推進產品開發,一季度計劃開發新產品27項,全部完成。DP500外板進行第一次試制,表面接近軟鋼外板水平;中厚板完成360噸鋸片鋼首次供貨。加大產品認證力度,熱系產品完成正尚車輪、廈門日上、興民智通、漳州中集/新會中集、遼寧三三中厚板高強鋼的認證;冷系產品開展了汽車外板、鋅鋁鎂板、高強鋼、彩涂防靜電板、奶粉易撕蓋等品種的認證。鍍錫板事業部努力克服疫情期間客戶延期復工、市場需求下滑、競爭對手降價等不利因素影響,通過視頻、“每周一函”等方式與客戶密切溝通,及時掌握客戶需求,提供精準服務,圓滿完成了一季度接單任務,有效保證了產銷銜接。彩涂板事業部按生產順序制定漆料時間進度表,動態統計產量進展情況,在換漆、換輥時間上精雕細琢,穩步提高生產節奏。3月份彩涂板產量突破1.4萬噸,創歷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