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冶與河北鋼鐵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互利合作新起點
雙方將依托各自整體優勢,開展互為戰略供應商的合作
10月22日下午,中國中冶與河北鋼鐵集團在中冶總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實現雙方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鞏固和提升在各自領域的引領優勢,實現共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在發展長期友誼的基礎上開啟了互利合作的新起點、新篇章。
簽約儀式由中國中冶副總裁黃丹主持;中國中冶總裁張兆祥和河北鋼鐵集團總經理于勇代表雙方簽署協議;中冶集團總經理,中國中冶董事長、黨委書記國文清,河北鋼鐵集團董事長王義芳發表講話。
國文清在講話中首先代表中國中冶向出席簽約儀式的王義芳董事長、于勇總經理、各位領導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國文清指出,河北鋼鐵集團自2008年組建以來,已經發展成為鋼鐵行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擁有鋼鐵為主業,橫跨鋼鐵、裝備制造、金融服務、現代物流的四大業務板塊。產品廣泛應用于國家重點工程和重大鐵路公路運輸工程,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國文清表示,中國中冶是全球最大的冶金工程建設承包商、冶金企業運營服務商;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技術裝備制造企業之一;是國家確定的重要資源類企業。中國中冶與河北鋼鐵集團同為世界500強企業,同為冶金鋼鐵行業產業鏈前后端的國有特大型企業,與河北鋼鐵集團保持著長期良好的合作基礎。中國中冶子企業一直承擔著河北鋼鐵集團多家企業關鍵項目的規劃、設計、建設和技術服務工作,并大量采購河北鋼鐵集團的產品,雙方在長期互惠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誼。
國文清指出,此次雙方依托各自整體優勢,開展互為戰略供應商的合作,既是響應國資委“鼓勵國有企業圍繞主業,開展合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號召,也符合河北省促進“百家央企進河北”的發展戰略,更是雙方企業發展的迫切需要。中國中冶作為國內大型冶金設備制造企業和國內最大鋼結構制造商,年鋼結構生產能力220萬噸,每年有大量鋼材需求,河北鋼鐵集團則有鋼材產品和產量優勢;在鋼鐵冶金節能減排和環保領域,中國中冶研發了100余項關鍵技術,擁有“冶金清潔生產技術中心”和“北京市鋼鐵冶金節能減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北鋼鐵集團擁有大量的冶建、技術改造和節能減排項目。雙方在工程建設、鋼鐵環保治理、大宗物資及重要通用設備集中采購方面開展戰略合作,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對于雙方降本增效、鞏固和提升在各自領域的引領優勢,實現共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國文清強調,中國中冶與河北鋼鐵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在發展長期友誼的基礎上開啟了互利合作的新起點、新篇章。中國中冶對此格外重視,倍感珍惜。我們將落實好各項工作,夯實好合作基礎,與河北鋼鐵集團攜手并進,精誠合作,互利共贏。
國文清相信,在雙方真誠、積極的努力下,中國中冶與河北鋼鐵集團的戰略合作一定能夠獲得長遠的發展,也一定能夠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王義芳在講話中表示,能夠參加中國中冶與河北鋼鐵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共同見證兩大集團開啟全方面合作的美好時刻感到非常高興。
王義芳指出,河北鋼鐵集團作為目前我國產量規模最大、品種規格最全的鋼鐵企業,在經營與發展方面,得到了包括中國中冶在內的上下游企業的鼎力支持。五年來,我們通過深化實質性整合,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步伐,河北鋼鐵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具備了5000萬噸具有世界先進裝備水平的優質鋼鐵產能,總資產達到3182億元,連續五年躋身世界企業500強,并由第375位前進到26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