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剛剛過去的2013年被視為中國改革的新起點,是改革方案的定制年,那么,2014年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是改革方案的執行年。從鋼鐵行業來說,不少業內人士感到2014年是行業進入深度調整的一年,從前兩個月的指標來看,“寒意較濃”。不過,正如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主動按照市場規律辦事,改革創新,成效卓著。西林鋼鐵集團作為中國鋼鐵的“北極村”,調動各種要素,從內至外,創新突破,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特色。
3月25日,《中國冶金報》記者專訪了西鋼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苗青遠,請他談談中國鋼鐵和西鋼的改革創新步伐。
記者:2013年以來,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鋼鐵市場不斷惡化。西鋼如何應對鋼鐵行業舉步維艱的困難局面?
苗青遠:一直以來,鋼鐵企業的核算方式都是按月進行,每月核算成本、收入、利潤。企業根據上月或更長一段時間的經營成果,對以后的生產經營進行調整,這種經營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階段企業管理的需要。從外部看,現在的鋼鐵及原燃料市場的變化周期明顯縮短,在一個月或更短的時間內,價格將經歷多次的上漲和下降,市場關系將從供不應求演變成供過于求。從內部看,西鋼集團產能規模已經達到700萬噸,同樣的噸鋼效益對經營結果的影響與以往相比差異巨大。為適應市場的變化及企業管理升級的需要,我們現在實行成本按日核算制度,對每天的成本、收益進行核算,對當天的生產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成本變化的原因,改進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料的性價比,按最佳模式組織下一步的生產。經過1年多的運行,成本按日核算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記者:西鋼在人力資源管理上采取了哪些舉措,確保企業實現創新轉型?
苗青遠:創新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一直以來,我們對在創新方面作出貢獻的員工給予嘉獎,但獎勵的額度非常低。通過借鑒先進企業的激勵機制,2013年4月份,西鋼下發了《創新管理辦法》,降低創新門檻,不論效益大小,只要有創新、有效益,就給予相應比例的獎勵。從制度上激勵全員生發靈感,培育員工樹立“我能創新、我敢創新”的勇氣。西鋼創新項目根據創造的效益大小,分為公司級和單位二級項目。2013年4月份以來,西鋼下發了3批公司級創新項目,共計89項。其中,53項創新項目的實施取得了效果,效益達到100萬元以上項目有24項。另外,還設立單位二級創新項目79項。目前,這些創新項目已累計創效1.07億元。為提高獎勵兌現的及時性,對取得成效的創新項目,我們采取按月獎勵的辦法,去年累計發放創新獎勵資金230萬元。其中,單個創新項目獲得10萬元以上的獎勵項目有5項,20萬元以上的有3項,40萬元以上的有1項。我們特別對項目的提出人,即使不參與項目的實施,也給予不低于20%的獎勵,對全年重大創新項目的提出者、實施者頒發“創新貢獻榮譽獎”,從利益回報和榮譽兩方面激勵員工的創新積極性。
記者:西鋼在市場營銷方面如何搶抓市場機遇,在市場需求萎縮的情況下保證企業銷售鏈條的順暢?
苗青遠:受自然氣候環境的制約,每年的10月下旬開始至次年的3月底,黑龍江有長達5個半月的鋼廠冬儲期。這一時期,鋼廠會產生大量庫存,不得不將產品以市場較低價格銷售給鋼材代理商。即便如此,在目前鋼鐵需求不足、價格低迷的時期,鋼材代理商又不愿意大量存儲鋼材,鋼廠銷售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為扭轉這一局面,西鋼積極轉變營銷模式,搭建電子商務平臺。2013年5月31日,西鋼與淮礦現代物流公司以及華夏銀行正式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平臺+基地”模式,由淮礦物流對西鋼國貿公司在斯迪爾平臺上交易的貨物進行全流程監管,同時通過上海斯迪爾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網上現貨銷售。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鋼材在網上明碼實價銷售,價格透明,使大宗商品實現了小商品的電子商務貿易模式。
記者: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西鋼還在哪些方面尋找辦法,尋求新突破?
苗青遠:一是積極推進對俄的鋼材產品出口。利用毗鄰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優勢,積極開拓俄羅斯市場,建立了對俄的鋼材直接出口渠道。西鋼產品成功通過俄羅斯標準認證,實現鋼材出口的新突破。我們還在原呼鋼建設鋼結構加工基地,實現了對俄羅斯出口定制鋼結構件。二是擴大多種經營和聯合聯營。為規避單一化企業運營風險,西鋼在去年加大了多種經營和聯合聯營力度,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拓寬了企業創效渠道,加強了與雞西、七臺河地區的寶泰隆煤化工、七臺河龍洋焦電的焦炭項目合作;與黑龍江雙大礦業有限公司等合作,使西鋼礦產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與黑龍江萬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成立萬聯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盤活閑置資產,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3月25日,《中國冶金報》記者專訪了西鋼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苗青遠,請他談談中國鋼鐵和西鋼的改革創新步伐。
記者:2013年以來,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鋼鐵市場不斷惡化。西鋼如何應對鋼鐵行業舉步維艱的困難局面?
苗青遠:一直以來,鋼鐵企業的核算方式都是按月進行,每月核算成本、收入、利潤。企業根據上月或更長一段時間的經營成果,對以后的生產經營進行調整,這種經營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階段企業管理的需要。從外部看,現在的鋼鐵及原燃料市場的變化周期明顯縮短,在一個月或更短的時間內,價格將經歷多次的上漲和下降,市場關系將從供不應求演變成供過于求。從內部看,西鋼集團產能規模已經達到700萬噸,同樣的噸鋼效益對經營結果的影響與以往相比差異巨大。為適應市場的變化及企業管理升級的需要,我們現在實行成本按日核算制度,對每天的成本、收益進行核算,對當天的生產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成本變化的原因,改進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料的性價比,按最佳模式組織下一步的生產。經過1年多的運行,成本按日核算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記者:西鋼在人力資源管理上采取了哪些舉措,確保企業實現創新轉型?
苗青遠:創新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一直以來,我們對在創新方面作出貢獻的員工給予嘉獎,但獎勵的額度非常低。通過借鑒先進企業的激勵機制,2013年4月份,西鋼下發了《創新管理辦法》,降低創新門檻,不論效益大小,只要有創新、有效益,就給予相應比例的獎勵。從制度上激勵全員生發靈感,培育員工樹立“我能創新、我敢創新”的勇氣。西鋼創新項目根據創造的效益大小,分為公司級和單位二級項目。2013年4月份以來,西鋼下發了3批公司級創新項目,共計89項。其中,53項創新項目的實施取得了效果,效益達到100萬元以上項目有24項。另外,還設立單位二級創新項目79項。目前,這些創新項目已累計創效1.07億元。為提高獎勵兌現的及時性,對取得成效的創新項目,我們采取按月獎勵的辦法,去年累計發放創新獎勵資金230萬元。其中,單個創新項目獲得10萬元以上的獎勵項目有5項,20萬元以上的有3項,40萬元以上的有1項。我們特別對項目的提出人,即使不參與項目的實施,也給予不低于20%的獎勵,對全年重大創新項目的提出者、實施者頒發“創新貢獻榮譽獎”,從利益回報和榮譽兩方面激勵員工的創新積極性。
記者:西鋼在市場營銷方面如何搶抓市場機遇,在市場需求萎縮的情況下保證企業銷售鏈條的順暢?
苗青遠:受自然氣候環境的制約,每年的10月下旬開始至次年的3月底,黑龍江有長達5個半月的鋼廠冬儲期。這一時期,鋼廠會產生大量庫存,不得不將產品以市場較低價格銷售給鋼材代理商。即便如此,在目前鋼鐵需求不足、價格低迷的時期,鋼材代理商又不愿意大量存儲鋼材,鋼廠銷售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為扭轉這一局面,西鋼積極轉變營銷模式,搭建電子商務平臺。2013年5月31日,西鋼與淮礦現代物流公司以及華夏銀行正式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平臺+基地”模式,由淮礦物流對西鋼國貿公司在斯迪爾平臺上交易的貨物進行全流程監管,同時通過上海斯迪爾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網上現貨銷售。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鋼材在網上明碼實價銷售,價格透明,使大宗商品實現了小商品的電子商務貿易模式。
記者: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西鋼還在哪些方面尋找辦法,尋求新突破?
苗青遠:一是積極推進對俄的鋼材產品出口。利用毗鄰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優勢,積極開拓俄羅斯市場,建立了對俄的鋼材直接出口渠道。西鋼產品成功通過俄羅斯標準認證,實現鋼材出口的新突破。我們還在原呼鋼建設鋼結構加工基地,實現了對俄羅斯出口定制鋼結構件。二是擴大多種經營和聯合聯營。為規避單一化企業運營風險,西鋼在去年加大了多種經營和聯合聯營力度,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拓寬了企業創效渠道,加強了與雞西、七臺河地區的寶泰隆煤化工、七臺河龍洋焦電的焦炭項目合作;與黑龍江雙大礦業有限公司等合作,使西鋼礦產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與黑龍江萬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成立萬聯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盤活閑置資產,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