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超出行業預期 呼吁相關監管部門盡快介入
據中鋼協官網消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12月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超出了行業預期,使得行業運行風險進一步加大,不利于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駱鐵軍表示,從中鋼協掌握情況來看,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偏離供需基本面,存在貿易商招標異常助推指數上漲、期貨市場臨近交割月多頭逼倉等人為制造市場緊張行為,呼吁相關監管部門盡快介入。他同時指出,貼近市場變化的鐵礦石期貨品牌動態升貼水制度落地實施迫在眉睫,將有利于鋼鐵企業更好利用期貨工具管控風險。
大商所:近期已針對鐵礦石等品種啟動“五位一體”監管協作機制
中鋼協喊話后,大商所在12月6日晚間在官微發布公告稱,落實“零容忍”要求,近期交易所已針對鐵礦石等品種啟動“五位一體”監管協作機制,以發揮監管合力,嚴格排查市場交易行為,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交易行為。
“五位一體”監管協作機制是中國期貨市場所特有,“五位”包括中國證監會、證監局、期貨交易所、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和中國期貨業協會。這一監管體系在過去中國期貨市場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鐵礦石期貨,大商所已連續推出多項監管舉措。12月4日,大商所針對鐵礦石發布《市場風險提示函》,稱“近期鐵礦石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請各會員單位切實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風險防范工作,提醒客戶理性合規參與期貨交易。我所將持續強化日常監管,嚴肅查處各類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此前一天,大商所宣布了對鐵礦石期貨I2105合約實施交易限額。自2020年12月7日交易時(即12月4日夜盤交易小節時)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I2105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10,000手。該單日開倉量是指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當日在鐵礦石期貨合約上的買開倉數量與賣開倉數量之和。套期保值交易和做市交易的開倉數量不受限制。具有實際控制關系的賬戶按照一個賬戶管理。
同時,為了給市場降溫,大商所還對鐵礦石交割倉庫出庫費用的最高限價進行了下調。其中,汽車出庫費最高限價從10至15元/噸下調為8元/噸,火車出庫費最高限價從20—23元/噸下調為8元/噸,船舶出庫費最高限價從25—44元/噸下調為12元/噸(不含港建和港務費)。
值得注意的是,原油、低硫燃料油、燃油、鐵礦石、硅鐵、焦炭、銅等相關品種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幅。行業人士分析認為,部分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與貨幣寬松、美元弱、全球經濟復蘇的樂觀預期和中澳關系緊張等宏觀因素有關。
復蘇行情持續,鐵礦石領漲黑色系
上周,鐵礦石、焦炭和硅鐵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幅。國泰君安期貨鐵礦石研究員馬亮告訴期貨日報記者,11月至今,鐵礦石期貨出現連續大幅上漲,1月和5月合約累計漲幅超過20%。他認為,推動鐵礦石價格近期出現連續大幅上漲的核心原因在于市場對于全球經濟復蘇的樂觀預期。
此外,需求旺盛以及供給端的不穩定性也是導致鐵礦石期現出現不同程度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今年鐵礦石全球供需角度來看,雖然今年二季度全球疫情的惡化導致了除中國外其他國家大量鋼廠的減產,但國內由于對于疫情較早的有效控制,鋼鐵產量保持了較高的增長,1—10月份國內生鐵產量達到7.4億噸,同比增速達到4.30%,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其他國家鐵礦石需求的下降,在鐵礦石供應相對平穩的情況下,對于鐵礦石的需求帶來了極大的支撐。”馬亮說。
據了解,進入四季度后,海外鋼廠復產有所提速,根據世界鋼協統計的數據顯示,10月份除中國外全球粗鋼產量達到6970萬噸,已經高于去年同期6947萬噸的水平,海外復產的加速提振了市場對于鐵礦石需求的樂觀預期。
另外,10月份除中國外全球生鐵產量 3543.8萬噸,比9月份增加 224.3萬噸,同比減少205.8萬噸,生鐵產量創出今年4月份以來的新高,顯示海外鋼廠生產恢復較為積極,其中印度生鐵產量已經創出今年以來的新高。10月份巴西發中國占比回落至74.2%,環比9月回落10%,顯示海外需求恢復明顯。
光大期貨黑色系研究總監邱躍成認為,目前巴西進入雨季,近期檢修不算太多,但港口發貨效率偏低,澳洲目前檢修仍然較多,四季度整體發貨不會太高,后續澳洲到港壓力不大,港口庫存結構性問題依舊存在,到年底預計港口庫存會降至1.23億噸左右,去庫約300萬噸,庫存壓力明顯小于此前市場預期。“淡水河谷預計2020年鐵礦石產量3億噸—3.05億噸,2021年產量3.15億—3.35億噸,2021年產量明顯低于市場主流預期3.4億噸—3.5億噸,或將使得鐵礦石供需預期再次偏緊。預計短期鐵礦石價格或將振蕩偏強。”邱躍成說。
在馬亮看來,在國內鐵礦石需求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海外鋼廠的復產進一步帶來鐵礦石需求的增加,而鐵礦石供應端明年主流礦山并無特別明顯增量,供需將迎來確定性改善,推動價格上漲。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全球生產的復蘇才剛剛開始,考慮到國外疫情仍然較為嚴重,海外的生產復蘇過程中也蘊含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價格的過快上漲包含了一部分情緒推動,投資者仍需注意風險。
期貨日報記者發現,鋼材的原材料焦炭近期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幅。12月1日起,焦炭第八輪提漲已落地,11月30日河北地區某大型焦企焦價提漲50元/噸,漲后準一干熄2400元/噸,準一級焦2140元/噸,均出廠承兌含稅價,自12月1日0時執行。與此同時,自12月1日零時起,山東省內濰坊、濱州、德州、濟寧、棗莊、菏澤、日照、泰安等各地焦炭生產企業冶金焦出廠價格在原價格基礎上均提漲50元/噸。
據了解,10月和11月焦炭產能淘汰已經2100萬噸,新增1000萬噸。12月仍有2000萬噸以上需要淘汰,可能性比較大的在1000萬噸左右。
另外,進出口方面,10月份仍維持在凈進口狀態,出口主要以小粒度為主,后期隨著全球鐵水產量回升,進口對國內的補充力度會減弱,但減弱幅度目前看還相對緩慢。
展望后市,一德期貨黑色系投研總監竇洪真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從下游需求來看,季節性需求下降仍未明顯看到,上周鋼材產量有所下降,再加上調研西北地區有高爐在降負荷,鐵水需求繼續維持穩中偏弱狀態。他認為,在供需雙減的情況下,12月底如果再度集中關停,焦炭仍將維持偏強狀態,且這種偏強趨勢或將持續到2021年2月。
原油“逆襲”帶動能化品種價格走高
11月原油市場上演了一場驚天大逆轉,油價從歐洲疫情封城的崩潰狀態開始一路逆襲,最終整體上漲幅度接近14美元,漲幅達到了28.71%。市場人士認為,原油的“大逆轉”幾乎聚集了包括宏觀經濟數據利多、疫苗研制成功、地緣沖突等各種有利因素。
“本輪原油價格的上漲有實質性因素的推動,尤其是疫苗即將在全球范圍內陸續投入應用,這對目前限制油價復蘇的需求端來說是最大的利多。疫苗消息利好直接將油價重心提升了5美元左右,而宏觀經濟數據好轉以及伊朗地緣因素升溫等也進一步給油價注入了上漲能量。”海通期貨能源化工研究負責人楊安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直接帶動了高低硫燃料油、瀝青等高度相關的原油板塊的整體大漲,甚至成本端因素也推升PTA等能化品種的反彈。
楊安認為,未來油價繼續上漲暫時缺乏動力。事實上,疫情仍是掣肘原油需求的重要原因,同時高油價也為供應端增產提供了動力。盡管本次OPEC+會議還是達成了統一的協議,但通過這次會議可以看出高油價已經讓減產聯盟內部再次出現不同的聲音,部分國家對增產已經蠢蠢欲動,而美國頁巖油的復蘇也有望加快,這都會成為后市利空因素。此外,油價上漲已經提前透支了疫苗、經濟復蘇等利好因素,若后市一旦市場發展不及預期,油價將會回落修復。
“為了能讓經濟盡快恢復運行,各國迫切需要疫苗能夠達到預期能夠對疫情形成有效的控制,而目前看來這個預期需要2—3個季度才能明確是否能夠實現。這也是目前金融市場面臨的最大懸念。如果疫苗效果良好,那經濟如期恢復是最理想結果,但如果疫苗防治效果一旦不及預期甚至有負面作用,或者對疫情控制有限,那會再次重擊市場信心,因此后市仍面臨很大不確定性,投資者是需要注意防范這種不理想的風險。”楊安說。
工業金屬需求復蘇,銅已進入泡沫化上漲狀態?
近期,有色金屬價格也出現持續上漲。市場人士認為,近階段有色金屬行業景氣形勢整體向上,主要原因包括工業金屬需求復蘇,供給受到影響收縮,庫存較低等因素。
銀河期貨有色金屬研究員王穎穎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2020年的銅產量下降5%左右,而需求有微幅提升,庫存處于近6—7年的相對低位。不過,在經濟復蘇的預期下,銅價已進入泡沫化上漲狀態。
據王穎穎介紹,美國大選結果結果基本上確定,拜登當選美國總統,美國最大的風險解除,加上疫苗的刺激,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同時,市場預計明年美國財政政策寬松加碼,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可能繼續擴張到10萬億美元。
不過,海通期貨宏觀有色研究員胡畔則認為,銅基本面上仍有支撐。礦端消息稱Centinela銅礦工會拒絕合同干擾礦端,加工費TC一直維持在50美元/噸以下,銅精礦延續偏緊格局。廢銅在新規下進口量仍少,供應也仍偏緊。國內需求表現略好于預期,國內庫存持續回落。市場對需求仍有較好預期,國常會明確支持汽車、綠色家電等消費。不過銅價在連續多日快速大幅上行后,高位獲利了結盤逐漸增多,短期注意回調風險,中長期仍然向上。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10月中國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下降,2020年10月中國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169萬噸,同比下降11.7%。10月中國電解銅產量為82.16萬噸,環比增加2.73%,同比增加4.93%。1—10月SMM中國電解銅產量累計為761.58萬噸,累計同比增長3.75%。預計2020年11月國內電解銅發產量為82.45萬噸,環比增加0.35%,同比增加3.21%;至11月累計電解銅產量為844.03萬噸,累計同比增長3.7%。
現貨市場,上周消費開始轉好,下游逐步入市剛需補庫,同時廢銅貨源并不充足,廢銅桿和精銅桿之間價差在300—500元/噸左右。“不過由于進口盈利窗口持續打開,進口銅流入,現貨升貼水小幅下滑至升水130—160元/噸。現貨升水可能比較難維持。”王穎穎說
鋅方面,鋅礦供應仍緊張,鋅礦加工費繼續下行,煉廠12月份計劃檢修增多,鋅錠供應預計下降。需求上鍍鋅、壓鑄鋅合金開工率穩定,氧化鋅板塊消費尚可,但隨著北方采暖季環保壓力上升,需求邊際轉弱憂慮增加,同時不能排除疫情再度暴發對消費的干擾影響。“短期礦端供應緊張問題繼續支撐鋅價,在宏觀情緒未發生較大變化之前,或寬幅振蕩。”胡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