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展示婁底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中共婁底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組織開展《幸福者說》——婁底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媒體主題報道,通過全媒聯動、多屏共振、跨界融合等方式,形象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實惠,生動體現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幸福是什么?一起來聽《幸福者說》,一座鋼鐵新城的蝶變……
綠色蝶變 城里的鋼鐵廠成了花園式工廠
婁底因鋼而興,先有工廠后有城,十里漣鋼與這座城市緊緊融在一起。
冬日暖陽,鋼索橋下,一灣碧綠的漣水蜿蜒穿過。岸上草地里,幾名美術愛好者正在認真寫生,用手中的畫筆描繪眼前的漣鋼:整潔樓房,花園式工廠……他們背后,煉鋼爐中滾燙的鋼水火光四濺,場面壯觀。
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這樣的環境和空氣質量,在多年前,漣鋼市場部職工羅藝杰連想都不敢想。“我是1993年到漣鋼的,那時在車間做一線工人,到處都是灰塵,回到家滿臉黑,媳婦都認不出了。”羅藝杰說,當年很多人吐槽漣鋼的污染,最常說的是“天天拿灰塵做飯吃”。
“我現在正在創作一組‘水墨鋼城’系列作品,到時候讓大家都看看咱們鋼鐵新城的嶄新風貌。”羅藝杰開心地介紹,他的作品中,高大的工業建筑、冷峻的機械結構與綠樹、花鳥相映成趣,表現出一種符合時代精神的審美力量。而激發羅藝杰創作靈感的,正是漣鋼脫胎換骨的新生。
近年來,漣鋼集團鐵腕治污、自我整容,累計投入環保資金20億元,先后實施了100多項節能減排、超低排放項目;投入超過10億元,拆掉老舊廠房植樹種草,如今漣鋼廠區綠地率達到35%以上,成了名副其實的花園式工廠。
使命接力 三代漣鋼人見證時代變化
“這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的時候,漣鋼哪有那么大的房子,沒有的。”畫家們筆下的花園式工廠,對83歲的退休職工肖文祥來說有著更深的感受。
1958年9月17日,漣水岸邊淬火成鋼,漣鋼一號高爐流出第一爐鐵水,改寫湖南省木炭煉鐵歷史。1959年,漣鋼軋出第一根鋼材,填補了湖南無鋼無材的空白。肖文祥那時是漣鋼的第一批職工,漣鋼建廠,就是他們那一代人用鋤頭扁擔干出來的。
漣鋼投產后,肖文祥進入運輸隊當司機,他的工作是開著小貨車,往廠里拉回鐵礦石等原材料。
1983年肖文祥退休,兒子肖強接過他手中的方向盤,也成了運輸隊的一員,與父親不同的是,肖強則是開著大卡車將鋼產品運送到全國各地。此時,漣鋼在探索產量上升的途中,也實現了鋼材質量提升。1981年和1986年,漣鋼生產的“雙菱”牌熱軋帶肋鋼筋,兩度獲得國家銀質獎(最高獎)。
2019年,肖文祥的孫子肖浩大學畢業后,進入到漣鋼能源總廠,成為發電三車間的一名技術人員,他和同事們持續開展技術攻關創新、新技術運用、工藝優化,有效提升設備運行績效。
去年,華菱漣鋼能源總廠累計發電標煤耗同比降低15%,創歷史最低水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一家三代漣鋼人,我爺爺那一代貢獻體力,我父親那一代貢獻技術,我這一代貢獻智慧,我相信在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下,會將漣鋼建設得更加好。”肖浩堅定地說道。
經過60多年的發展,目前,漣鋼年產量已突破1000萬噸,它不僅哺育了肖文祥一家三代人,也哺育出一個因鋼而立、因鋼而興的城市。如今,漣鋼的產品市場由過去單一的建材領域,拓展到汽車、家電、工程機械、船舶等諸多領域,在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世界最大購物中心——卡塔爾購物中心等一系列的“大國重器”與“超級工程”上,“華菱制造”熠熠生輝。
產業騰飛 助力打造先進制造業“雙引擎”
如今,在婁底鋼鐵產業鏈條上,依附著100多家因鋼而生的規模企業,形成精品鋼材及深加工千億產業集群。依托鋼基礎,立足鋼優勢,世界各地的投資者紛至沓來,他們帶來夢想,實現夢想,他們改變婁底,也被婁底改變。
華菱安塞樂米塔爾汽車板有限公司(VAMA)首席執行官費爾南德,巴西人,來婁底5年了,他的中國同事都稱他為“老費”。他很喜歡這個稱呼,覺得很親切。
老費說,婁底有著良好的鋼鐵產業基礎,是VAMA技術創新的動力。“我們今后將一如既往為客戶提供更安全、更環保的高端汽車鋼材。”
在企業創新發展的同時,婁底市委、市政府也放下身段甘當“店小二”。今年以來婁底市發布《關于做好市級領導掛點聯系重點婁商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確35名市級領導掛點聯系服務115名重點婁商,讓“婁商返婁”進一步取得實效。
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總投資超100億元,總占地面積超2000畝,包含“百億級”三一液壓油缸智慧生態城、三一重卡零部件產業園、三一路機燈塔工廠等五大項目的三一婁底產業園簽約儀式舉行。此次簽約,也是三一集團史無前例地一次性在一個地方同時落地多個項目。至此,以三一為龍頭的工程機械及配套產業,和以漣鋼、VAMA為龍頭的鋼鐵新材料產業,成為婁底工業經濟的“雙引擎”,推動婁底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砥礪前行。
和三一一樣,在婁底,“婁商返婁”的召喚發出后,創業天下的婁商游子,帶著他們的抱負和信念,捎上他們的先進技術和前沿理念,燕子銜泥般回到家鄉,回到“加速轉型、奮力趕超”的陣地,回到建設富饒美麗健康祥和新婁底的愿景中,為家鄉搭建起一個又一個騰飛的支點。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的婁底,已錨定了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的新航向,在全省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中彰顯婁底擔當,鋼鐵新城這塊金字招牌也將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