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包鋼干部職工中引起強烈反響。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到新中國成立后內蒙古創造了“齊心協力建包鋼”的歷史佳話,更是激勵起4萬包鋼人奮發圖強、再創輝煌、再立新功的信心與決心。
“包鋼身上有著紅色基因,始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切關懷,在困難時期,神州大地同心聚力,全國支援包鋼,幫助內蒙古。”包鋼薄板廠寬厚板作業部黨支部書記張滿全說,“我們將把歷史牢記于心,繼續發揚光大。包鋼是一個多民族兒女共同建設的企業,今后我將立足崗位,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鞏固和拓展現有的稀土高強、稀土耐磨鋼等高附加值產品,以嶄新業績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包鋼集團廠區。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齊心協力建包鋼’這段歷史佳話,身為一名包鋼職工,感到無比激動和自豪。請總書記放心,我們一定會堅守好自己的崗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維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祖國北疆建設得更加美好亮麗。”北方稀土冶煉分公司(華美)一車間主任云強說。
包鋼七號、八號高爐外景。
在包鋼十里廠區,設備運轉的轟鳴聲與往來穿梭的火車鳴笛匯成了一曲激越的“鋼鐵交響曲”,一批批“包鋼制造”從這里走向全國重點項目建設現場。
包鋼金屬制造公司熱軋生產線。
作為一名奮斗在一線崗位的青年黨員,包鋼薄板廠鍍鋅硅鋼部設備維護人員白龍表示,高質量發展始終是每一個包鋼人奮斗的目標,工作中,他將立足本職本崗,保證設備零事故、生產高效率,為推動實現包鋼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包鋼薄板廠熱軋生產線。
包鋼薄板廠CSP產線是包鋼第一條熱軋產線,當年建廠時創造了多個第一。“站在包鋼高質量發展的歷史轉折點,我們將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把握當下的毅力和決心,努力開創包鋼CSP產線發展新格局,全力以赴再創新輝煌。”包鋼薄板廠熱軋部副部長張瑋說。
1959年9月26日,一號高爐流出第一爐鐵水。
回望1958年,包鋼在大規模建設時期,人們熱切期望的一號高爐建設卻遇到了設備和建設材料供應不足的難題。黨中央提出“要想辦法為包鋼解決困難”,隨后掀起一場全國支援包鋼的熱潮,終于使一號高爐提前一年建成投產。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一直激勵著包鋼人奮勇向前。
1959年10月15日,周恩來總理為包鋼一號高爐出鐵剪彩。
“當時,中央非常重視包鋼的建設,包鋼得到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的關心、支持,推動了包鋼的建設和發展。建設初期,烏蘭夫同志親自做工作,推動草原牧民搬遷工作,白云鄂博的鐵礦建設才得以順利進行。包鋼發展得益于中央的支持,也得益于自治區及各盟市各地區的支持。回顧歷史,這是一部民族團結進步史,也是包鋼一代一代傳承革命先輩艱苦奮斗的精神。”包鋼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栓師表示,包鋼作為大型國有企業,也是一支各民族工人階級隊伍組成的一個戰斗集體,一定要發揚與傳承老一輩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苦干精神,把包鋼這段故事講述好,繼往開來,再創輝煌。
青藏鐵路線上,有包鋼的稀土鋼軌。
從一爐鐵到百種鋼的鍛造之路,從地下到太空的稀土之旅,包鋼為我國鋼鐵、稀土工業崛起作出了突出貢獻,留下不可磨滅的光輝印記。不忘歷史,展望未來,如今總書記再提這段“齊心協力建包鋼”的佳話,更激勵著包鋼人在“十四五”時期開好局、起好步,奮發有為,再譜新篇章。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神舟”號系列飛船、“中國探月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都有包鋼稀土產品的身影。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包鋼謀劃的‘十四五’發展規劃,就是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未來,包鋼要打好‘稀土牌’和‘資源牌’,實施‘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檔升級,加快創新,做強做優做大鋼鐵、稀土兩大主業和五大新興產業,為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建設成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貢獻包鋼力量。”魏栓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