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寶武提出,2023年力爭實現碳達峰,2025年具備減碳30%工藝技術能力,2035年力爭減碳30%,2050年力爭實現碳中和。河鋼集團也在近期提出,2022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
中國寶武子公司寶鋼股份相關代表對記者表示,當前,碳達峰、碳中和對鋼鐵行業的生產工藝、產品升級和競爭態勢可能造成顛覆性影響,推進革命性冶金工藝創新已是大勢所趨。寶鋼股份將加大低碳冶金技術研究,從提升廢鋼比例、降低噸鋼能耗和探索新工藝等方面來推進。
鋼鐵生產工藝升級是鋼鐵行業加速碳達峰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師表示,目前,我國鋼鐵生產工藝以“高爐-轉爐”為主,長流程鋼企大多以焦炭等作為原料,直接導致鋼鐵位列制造業碳排放首位。在此背景下,發展綠色鋼鐵冶金技術勢在必行。
“在冶煉過程中加大廢鋼使用量、提高冶煉時的廢鋼比,可有效降低碳排放,達到綠色環保生產的要求。”分析師解釋道。
寶鋼股份相關代表表示,電爐的碳排放強度不到高爐的一半,技術也比較成熟,只是受制于中國的廢鋼保有量、電價等因素,目前成本較高,預計未來電爐產能占比會逐漸提升。除了生產工藝改進,低碳冶金技術也是眾多頭部鋼企攻堅的方向之一。比較前沿的技術有氧氣高爐、全氫冶煉等,中國寶武在八一鋼鐵以及寶鋼湛江基地已經開始了相關技術的研發。
據了解,八一鋼鐵的富氫碳循環高爐試驗項目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的工程建設,整個項目試驗成功后,可以減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
河鋼集團也正在加快推進低碳冶金技術。據了解,河鋼集團將在河鋼宣鋼廠區建成一座年產120萬噸煉鋼原料的氫氣直接還原廠項目。“這個項目與傳統的‘高爐-轉爐’流程相比,排放的二氧化碳將減少40%至60%。”河鋼集團首席技術官、副總經理王新東介紹道。
除了生產工藝升級和冶金技術研發,用智慧制造支撐綠色發展也是頭部鋼企加快碳減排的路徑之一。
寶鋼股份寶山基地冷軋廠C008熱鍍鋅智能車間也被稱為“黑燈工廠”,這里沒有傳統鋼廠的燈火通明,而是通過應用信息化技術,實現了行車無人化、物流作業無人化、3D崗位無人化,大大降低了能耗、提升了生產效率。
“智能化升級后,車間噸鋼能耗下降了15%,綜合污染物噸鋼下降30%、勞動效率提升30%,產能提升20%,加工成本下降10%。”寶鋼股份冷軋廠負責人表示。
“2021年及未來的一段時間,寶鋼各大制造基地將進一步推進大廢鋼比冶煉、提高熱裝熱送比,減少噸鋼二氧化碳排放。”寶鋼股份相關代表表示。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表示,當前,我國鋼鐵行業正在研究編制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我國鋼鐵行業碳達峰及降碳工作應劃分為近期、中期、遠期來謀劃。
他認為,鋼鐵行業碳達峰及降碳可重點考慮六個路徑:一是推動綠色布局;二是節能及提升能效;三是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四是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五是應用突破性低碳技術;六是制度建設和政策體系支撐。此外,還應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構建鋼鐵全過程信息化管控及評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