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良群在會上表示,經過前幾年的快速發展,國內鋼鐵行業已透支了未來的部分需求。按照消費量來測算,2013年我國鋼鐵人均消費量已達到歷史峰值。
今年以來,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已呈現下滑態勢。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國粗鋼產量1.96億噸,同比增長2%;而1—2月全國粗鋼(折合量)表觀消費量為1.21億噸,同比下降43萬噸,降幅為0.4%。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認為,若考慮到鋼材社會庫存和企業庫存,今年1-2月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降幅更大,約為1.7%,“我國粗鋼實際消費量已出現萎縮”。
賈良群稱,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鋼鐵產量實際上沒有增加,去年產量有部分挪到了今年,去年9-12月,我國鋼鐵產量少報了1257萬噸。
他認為,2009年之后,國內鋼鐵市場趨勢是“西進”和“北上”,后期有可能再度轉換成“東進”和“南下”。“華東地區始終是房地產開發商眼中的‘肥肉’,今后我國鋼材消費將主要集中在長江一線及其以南地區。因此,北方建筑鋼材市場要加速去產能。”賈良群預計,未來華東地區鋼鐵產能還將繼續增加,華北地區則相應會減少。
前兩月鋼企主業巨虧47億元
3月末國內鋼材價格指數降至95點以下,已連續6個月低于100點。據鋼鐵企業財務結算價格測算,2月國內鋼材平均結算價為3261元/噸,同比下跌323元/噸。
王曉齊稱,鋼材價格“跌跌不休”,使得大中型鋼鐵企業今年前兩個月再現全面虧損。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1-2月鋼鐵企業虧損28億元,其中鋼鐵主業虧損47億元,而2013年鋼企主業還盈利51億元。
王曉齊表示,在行業大幅虧損的情況下,鋼鐵企業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模式,不斷提高鋼材產品的附加值。
對于鐵礦石市場走勢,王曉齊認為,隨著全球鐵礦石供應的增加,今年鐵礦石市場會出現真正意義上的供大于求格局。因此,預計鐵礦石價格將會振蕩下跌,不僅是今年,今后幾年鐵礦石價格都將維持這種趨勢。
王曉齊表示,由于鐵礦石供應商通過控制發貨量來壟斷市場,短期內礦山對價格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因此,建立透明的市場顯得更為迫切,“我們已經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建立國內鐵礦石價格指數”。
不過,在王曉齊看來,要營造一個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除了鋼鐵行業協會要努力外,政府更要加強監管,鋼廠、貿易商也要規范市場操作。他還建議,企業應該積極參與到鐵礦石期貨市場中去,“期貨市場要有一定的量,才能起到價格發現的作用。交易量上去了,價格發現功能就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