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劍介紹,十年來,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速完善。到2021年底,我國綜合交通網總里程突破600萬公里,其中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6萬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446.6萬公里,機場和航線數量分別為250個、5581條,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到12.8萬公里,萬噸級及以上泊位2659個,郵政快遞營業網點41.3萬處。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京張高速鐵路、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湖北鄂州花湖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川藏鐵路及公路配套工程、出疆入藏大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工程、沿江高速鐵路重點路段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等重大戰略區域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速推進,軌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建設成效顯著。中歐班列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截至今年8月底,累計開行近6萬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今年1-8月份海鐵聯運班列集裝箱發送量達到50萬標箱,同比增長26.7%。
交通基礎設施系統的持續改善和提升:
一是有力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國家“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71118”國家高速公路主線、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加快建設,國內國際間、跨區域間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人員物資往來運輸更加便捷,資源要素流動更加順暢,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例降至14.6%,對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強有力支撐。
二是有力支撐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西部地區在建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規模超過東中部總和,東北地區網絡整體效能持續提升,中部地區內陸開放大通道建設加快推進,東部地區區域交通網絡一體化建設成效顯著,欠發達地區、革命老區、邊境地區對外通道能力和網絡通達深度明顯提升。
三是有力支撐區域重大戰略。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京津冀一體化綜合交通網絡基本成型,粵港澳大灣區基本實現內地與港澳間1小時通達,長三角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邁上新臺階,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快構建,黃河流域跨區域大通道基本貫通。
四是有力支撐新型城鎮化戰略。主要城市群城際鐵路加速成網,公路“斷頭路”和“瓶頸路段”加快消除,主要城市間2小時通達基本實現。都市圈通勤交通網絡逐步形成,重點都市圈市域(郊)鐵路有序建設,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加快推進,多層次道路交通網加快建設。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承載能力逐步提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位居世界首位,城市道路、城市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下一步,我們將以《“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落地落實為抓手,優化交通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鄭劍表示。
一是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構建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強出疆入藏、沿海沿邊沿江、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戰略骨干通道建設,構建現代化鐵路網、公路網、水運網、航空網和油氣管網。
二是強化支撐引領,增強對國家重大戰略的服務能力。增強對區域重點戰略、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的服務保障能力,加強互聯互通和一體銜接,推動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率先實現現代化。
三是精準補短板、強弱項,強化一體融合銜接。以瓶頸路段和待貫通路段建設,樞紐集疏運工程,城市內外交通銜接,過江跨海關鍵性工程為重點,解決制約綜合交通高質量發展的瓶頸,為多式聯運、聯程聯運發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