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安鋼第一煉軋廠技術質量科獲悉,該廠高強度焊絲鋼冶煉工藝取得新突破。采用新工藝后,該鋼種鋼鐵料消耗較原來噸鋼降低30千克,渣中TFe%含量由30%降低至20%以下,每年可降低生產成本20余萬元。
高強焊絲系列鋼種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效益可觀。但鋼水成分要求嚴格,冶煉難度大,主要體現為點吹多、爐襯侵蝕嚴重、鋼鐵料消耗高、出鋼下渣等,嚴重制約了生產。為此,該廠職能科室與生產車間緊密配合,經過工藝技術人員和100噸轉爐崗位操作人員的不斷摸索總結,終于找到了突破口。他們發現,在冶煉前期可以通過優化配料制度,合理控制鐵水和廢鋼加入量,根據鐵水成分變化適量加入石灰、白云石、燒結礦等頭批料,以此來控制冶煉前期溫度,防止噴濺。在一批料化完后,再分批次少量加入第二批料,此時觀察爐口火焰變化,根據化渣情況合理調整氧槍位置,加快化渣速度。在冶煉中后期,他們通過科學調整氧槍供氧制度,保證終點碳控制在0.03%~0.04%,磷含量控制在0.010%以下,終渣TFe%控制在20%左右,保證了一次吹煉成功,避免點吹導致的吹損嚴重。同時,因該類鋼種轉爐渣含量高,擋渣塞不易加入,在測溫取樣倒爐時,可采取提前倒渣的措施,保證出鋼擋渣效果,避免下渣回磷。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安鋼該鋼種冶煉成本噸鋼降低84元,鋼水純凈度和產品質量都有了大幅提升,同時也為下一步開發更高級別高強合金焊絲鋼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