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從攀鋼釩煉鋼廠工會勞動競賽委員會獲悉,該廠在近期開展的“金銀銅”點子征集活動中,脫硫提釩作業區提交的一項名為“熱態脫硫渣循環使用”合理化建議高票入選。筆者沿著這條線索探尋到崗位,發現原來廢物可以這樣利用,不由得驚嘆崗位職工的奇思妙想。
該廠有5個脫硫工位,年脫硫鐵水量達600萬噸以上,產生的脫硫渣有17.5萬噸,屬于工藝上的廢棄物。但脫硫崗位上善于思考的幾名職工開始琢磨這廢棄渣的再利用問題。渣中明鐵含量30%以上,還含有18%的鈣。為此,他們提出“在渣態沒有發生本質變化時,回收明鐵;讓鈣與鐵水中的硫反應,以硫化鈣的方式繼續脫硫”的思路。脫硫提釩作業區高度重視這一建議,讓主管生產的副作業長帶頭召集區工們配合班組試驗。他們利用扒渣線與脫硫線相鄰,脫硫渣能保持熱態的有利條件,從Ⅰ、Ⅱ、Ⅴ部脫硫開始試驗。試驗證明,在使用同等脫硫劑量時,脫后硫降低20%。經測算,此項合理化建議如果全面落實到5個脫硫工位,全年降成本可在3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