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妖氣過重”的漲勢也被大家戲稱為“妖鎳四起”。國際資本大量涌入,克里米亞危機和中菲南海爭端,在嚴格執行的印尼原礦禁令面前,也至多是個配角。但其三者共同發力,也是此輪鎳產品集體瘋漲的重要“幕后推手”。
我們以連云港港口為例,截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進口量,給大家做個數據呈現,以此探討此段時間鎳系市場綜合表現。首先2013年1月至3月進口量在120-150萬噸左右,前3個月數量小幅遞增,主要因為:考慮到春節過后,大部分鎳鐵企業提高開工率,傳統備貨心態增強;時值年關,貨物積壓滯后現象明顯,報關通關稍有延遲,此點毫無意外的體現在進出口數據上。
4月-7月整體回落明顯,但是數量趨勢依然向上,從75萬噸逐步攀升到115萬噸,首先從前3個月的均值到4月份明顯回落,影響的因素有:鎳鐵廠家對前期進口量的消化需要一定的時間,加之市場較為平淡,各方熱度恢復需要時長作為保障;其次4月-7月又是明顯的上升態勢,因鎳鐵生產企業對前期較高的進口量消化不錯,新一輪的生產高峰期逐步顯現,各地開工率有所回升,勢必造成對礦的需求增大,這點也不難理解。
緊接著8月-11月進口數量區間為160萬噸-230萬噸,隨著鎳鐵廠家開工率穩固提高,不銹鋼廠產量增加,此刻數量高位增加也是不難理解。戲劇性的一刻發生在2014年的2月-4月,我們很直觀的看到進口量可謂“慘淡蕭條”,印尼禁令開始發揮作用,加之傳統雨季到來,此刻鎳礦市場也是一路高歌猛進,大有一飛沖天之勢,5月-6月菲律賓出礦趨于正常,總量也是節節攀升,其中6月環比增長157%。
近期江蘇地區開工率不到50%,迫于鋼廠高鎳鐵采購價格,下調明顯,鎳鐵廠不同程度的備有鎳礦庫存,而且觀望的情緒較重,預計7月份連云港到港量稍有回落,在250萬噸左右,短期之內以穩定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