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流錳礦方面
本周錳礦市場依舊弱勢盤整,錳礦價格小幅走跌。南、北方澳礦價格皆下調0.5-1元/噸度,北方天津港澳塊Mn46報價在32.5-33元/噸度,南方欽州港錳礦澳塊Mn46報價在31.8-32元/噸度。南非半碳酸礦市場報價在28.5-29元/噸。自從外盤調價以來,國內錳礦現貨市場一直處于走跌態勢,錳礦貿易商的堅挺終難抵擋錳礦市場的走弱。
另一方面,臨近年底,錳礦貿易商手中持有的現貨都希望盡快賣出,不想囤貨。至于問及進貨,貿易商都表示今年年前基本不訂貨,錳礦進口也要到年后才會進。而對于目前市場,貿易商對采購錳礦也顯得比較慎重。
二、非主流錳礦
非主流錳礦方面,從12月錳礦進口數據可較明顯的看出,馬來錳礦12月份進口數量創下新低,進口量僅5577.68噸。這與馬來錳礦沒月進口量保持在7-10萬噸左右相差較遠。2014年1-11月馬來錳礦進口總量在93.26萬噸,前11個月進口量平均8.43萬噸/月,而2014年全年平均進口量是7.77萬噸/月,全年平均量較前11個月平均值下降7.78%。2013年全年平均進口量總108.49萬噸,平均9.04萬/月相比,2014年均值較13年下降14.04%。
分析其原因主要因為前期馬來政府一直在進行環保整頓和馬來雨季的到來。這兩大因素導致馬來錳礦的裝船發貨都有所延遲。因此在十月份進口量有所下降后延遲到十一月份進口量回升。但由于馬來雨季導致錳礦因水災,造成運輸困難,因為錳礦的運輸在雨季的時候會使錳礦受潮導致品質下降,因此十二月份馬來錳礦進口量創下新低。這也是近年來馬來錳礦進口量最低的一次。目前許多馬來錳礦貿易商都已經沒有進貨,因為馬來雨季,此時進馬來礦也是不劃算的。
另一非主流錳礦,土耳其礦從進口量來看,2014年進口總量達到12.03萬噸,平均進口量10021噸/月;而在2013年土礦進口總量是19.34萬噸,平均每月進口量16115噸/月,相較之下2014年進口量較2013年下降37.8%%總體減少7.31萬噸。
在錳礦市場疲軟運行,下游市場需求微弱的情況下。許多貿易商都傾向做非主流錳礦,因為非主流礦市場價格較主流錳礦價格更不透明,切非主流礦質量也不錯。但是,由于主流錳礦的市場價格相對較低,現在又是買方市場,主流錳礦價低占據了主要市場,使得非主流礦失去了優勢。按照現在的錳礦市場,非主流錳礦的操作性下降,因此貿易商對非主流礦的采購也有所下降。
三、下游需求
臨近年底,錳合金企業生產開爐減少。南方市場本就較北方市場開工情況差,從今年一月份開工情況可以看出,南方湖南、貴州、廣西等地的硅錳合金廠開工情況在1/5-1/4左右,開工情況可見凄涼。而對于即將到來的春節,合金企業也將關爐停產。據南方合金生產商透露,由于現在鋼廠招標價格已將再降,都處于成本都將覆水難收,因此也都不愿開爐,在產的企業表示現在都是虧本生產,他們希望年后市場能夠有所轉變。
北方市場方面,從開工率上看內蒙寧夏的生產情況明顯較南方更佳。但是由于北方市場同樣遇到鋼廠招標價格的節節走低,二月河北鋼廠硅錳招標價格6000元/噸,較上月再降100元/噸。而從招標數量上來看,二月份河鋼的硅錳招標數量也略有降低,較一月份減少1000噸。河鋼中錳FeMn78C1.5,與2014年招標價格同比略漲0.61%,中錳FeMn78C2.0招標價格同比下降1.82%,但從整體來看河鋼中錳招標價格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一直走弱。
南北方的硅錳價格來看,表面上南方價格較北方略高,但實際上,南方的壓力比北方更高。因為從成本價格來看,運費、電費、錳礦價格等北方都比南方更有優勢。因此錳礦貿易商們也多希望能在北方占據市場,從長遠角度來看北方市場將更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