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硅錳價格走勢

一、硅錳合金現實情況分析
對于硅錳合金現實情況的分析,我們總離不開那句“弱勢運行”。其實無論是硅錳合金廠家還是硅錳采購貿易商,他們所關心的無非是兩點,一是成本,二是需求。
1.成本方面,硅錳合金成本主要包含錳礦成本和電費成本。我們先談談錳礦成本,最近錳礦價格一直下跌,現在Mn46%的澳礦南方欽州港的價格為31元/噸度,Mn46%的澳礦北方天津港的價格為31.5元/噸度,經過我們調查,我們初步得出南北方單位硅錳錳礦成本可為:南方單位硅錳錳礦成本為2800元,北方單位硅錳錳礦成本為3000元。再談談電費成本,南方地區最近是處于貧水期,電價較貴,平均在0.6元/度,北方一直以來都有著電價優勢,電價較低,平均在0.45元/度,那么經過初步計算我們可以得出:南方單位硅錳電費成本為2400元,北方單位硅錳電費成本為1800元。除了錳礦成本和電費成本,另外還有小額的焦炭成本、人工費用等,粗略地估算一下,南方廠家單位硅錳成本大致為6000元,北方廠家單位硅錳成本大概為5600元。
圖二:零售、鋼廠采價、成本對比

通過成本分析(圖二)我們可以看到對于現在的零售價格,南方5900元/噸,北方5500元/噸,南北方價格應該說都已經在成本底部徘徊,南北方廠家都處于虧損邊緣,可能有些成本控制比較好、擁有物流優勢的廠家仍然處于這個成本線以上,但是大部分廠家幾乎都處于虧本狀態,關停較多,勉強維持生產的也可能為了維持客戶關系以及希望能夠參與后期硅錳市場。貿易商方面,由于鋼廠采購價格與廠家低價零售價格仍有點差距,所以貿易商仍有點利潤空間,但是由于運輸成本和鋼廠還款滯留等問題,貿易商利潤空間有限,采購也比較謹慎,以按需少量采購為主。
2.需求方面,幾乎是一個“弱需求”狀態。近期鋼材產量緩降,2015年1-2月我國粗鋼產量13053萬噸,同比下降1.5%,鋼材日均產量284.86萬噸,創下自2014年3月以來新低。鋼材價格如“大白菜”一樣賤賣,中小型的鋼廠停爐減產,加上最近的環保檢查、河北鋼廠搬遷等各種因素,鋼廠對于硅錳合金采購量不增反減。
二、硅錳合金后期市場預測
對于硅錳合金的后期市場,也許更多的人認為將維持弱勢運行格局,認為硅錳合金企業未來的日子可能越來越難,錳礦價格不會繼續之前那樣地跌幅,鋼材產能過剩問題不能根本解決,大型鋼廠在開發國外市場,以期消除國內鋼材庫存的道路也十分艱難。這些問題都導致人們對于后期市場信心不足。
總結:但是我們認為硅錳合金后期市場值得期待,因為我們已經處于市場的最艱難時刻,大部分停產減產,開工不足。市場如果再差還能差到哪去?所謂行業不可廢,硅錳猶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