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作為一個國家的重工業基礎,鋼鐵制造業一直被許多國家視為國民生產中的重要環節,曾經是世界工業化進程中最具成長性的產業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進步以及發展中國家的崛起,雖然鋼鐵工業的重要性在一些發達國家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是,不容否認,鋼鐵仍然是人類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工業水平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鋼鐵工業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全球鋼鐵市場上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圖1:中國及全球鋼鐵產量和表觀消費量(單位:萬噸)

如圖1所示,中國粗鋼產量2000年約占全球粗鋼總產量的15%,但是,至2012年,該比例已飆升至46.3%,中國粗鋼產量占據近一半的全球總產量;同時,中國鋼材表觀消費量占比從2001年的近22%攀升至2012年的約65%。由此可見,中國鋼鐵行業在全球鋼鐵市場上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世界鋼鐵大國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確認。
但是,鋼鐵大國是否等同于鋼鐵強國?中國龐大的鋼鐵產量和消費是否就意味著中國鋼鐵行業在世界上占據絕對優勢?本文試圖通過研究幾個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國際市場占有率、貿易競爭力指數和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對中國鋼鐵行業的競爭力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比較,確定中國鋼鐵行業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和國際競爭力。
二、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分析
1.國際市場占有率(MarketShare--MS)
國際市場占有率是指一國某一產業或產品的出口總額占世界該產業或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可反映一國某產業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競爭地位的變化。比例提高說明該國該產業或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加強。比例值越高,該國該產業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就越強,反之則越弱。
圖2:中國鋼鐵行業國際市場占有率變化趨勢(2000年~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