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鉻系國內市場的年終的儲備采購一波多折。前期因為南北市場供需的差異,國內不少供貨商在資源的分配以及銷售的心態上做出了一定的調整。在長期低迷的市場終于迎來了冬儲市場期間,國內市場又受到中央下令的環保整治影響。在整治期間受影響較大的地區是內蒙烏蘭察布地區,該地區可是合金主產區,對鉻鐵也有一定的影響。停產雖然對鐵價造成了一定的支撐作用,但是從整個市場情況來分析,鉻系供貨商均表示并非好消息。
對于國內鋼廠而言,在冬儲前夕發生的情況雖然并未在12月的高鉻采購價格中體現,但是目前環保停產并未出臺明確復產消息,因此在下一輪的采購過程中,鋼廠可能需要更多的考慮冬儲前資源的供應問題,僅靠外盤鉻系資源補充并非長久因素,畢竟農歷新年期間國產資源要比外盤資源來的可靠,外盤鉻鐵可能會因不可抗力造成供應問題。所以并不排除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生產限制之后,北方鋼廠回調價格的可能,只是價格的調整幅度有限。
從鉻礦方面去分析的話,國內鉻礦貿易商應該是這次事件中受到影響最大的一個環節。在消息出臺之前,不少礦商都在籌備冬儲前的最后一波采購,因此資源充足,價格也被控制在一定的高度。環保消息對于生產的影響,導致了資源出售的時間節點提前,迫使短期之內供應量出現了明顯的增加,價格自然會受到下游鐵廠的全力打壓。面臨著冬儲的市場,鐵廠對于鉻礦的需求不可能會減少,但是環保的整治的執行力度增加,導致了供需雙方在銷售心態方面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導致鐵廠在價格上更具有決定性。這次的鉻礦資源的價格變動不僅僅影響國內市場,也牽制了國外鉻礦資源的價格上漲,甚至開始逐漸回調。不過目前國內外的鉻礦資源價格依然存在倒掛現象,所以做為鐵廠而言覺得現貨資源更具有吸引力。
對于鐵廠而言,雖然短期能可以送鋼廠和礦商方面爭回一定的定價權力,擴充小額的利潤外。其實從長期來看,鐵廠也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如果停產時間過長,銷售價格再高對于鐵廠也沒有意義,因為有價無資源,根本沒有辦法謀取巨額利潤差。而原料方面,雖然有一定幅度的調整,但是調整必定有限,大量的原料庫存也會造成一定的成本上漲。因此所謂的鐵廠的利好,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換個角度想,其實整個鉻系產業供應鏈情況基本一樣。只是相對鉻礦和鋼廠而言,鐵廠相對有利。
預計國內的供需情況將持續2周左右,等待下一輪的鋼廠采購價格出臺。而內蒙目前的復產情況也沒有明確的說法,進去對于復產的風言風語不少,也從側面反應出國內供需雙方還是希望國內企業可以盡快改善環境,盡快復產,否則整個產業鏈都會有較大的損失。外商方面因為南非對于歐洲新一季度的談判即將開始,因此價格方面暫時也不會有過多的變化。所以國內鉻系市場近期還會以出貨回籠資金為主,1月上旬可能會有一波市場好轉,但是由于幅度有限,成交價格未必會有很明顯的回調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