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錳礦市場行情回顧
1季度錳礦高位運行。由17年12月環保一刀切引發的暴漲行情傳導至今年1月,錳礦底部大幅抬升,疊加年前冬儲加上終端需求復蘇,供需利好支撐,整體走勢高位盤整;
2季度礦商承壓。由于采暖季鋼廠采購減量,硅錳供應壓力逐漸增加,價格隨市下行調整,而錳礦仍處于上行周期,礦山報盤漲勢不減,上下游矛盾被激發,廠家為抵制礦價自發限產,錳礦期貨觸頂回落,現貨供需錯位,國內貿易商被迫承擔虧損壓力;
3季度錳礦順勢上行。由于環保回頭看的影響,不少硅錳廠家生產受到影響,硅錳市場供應收緊,鋼廠需求旺盛,價格順勢走高,帶動原料礦價格跟漲。
4季度錳礦高位回調。年底出貨壓力增加,下游廠家增加采購期貨力度,現貨滯銷,對后市預期形成壓力,貿易商支撐不住價格走跌。
二、市場運行邏輯
1、高位震蕩。上半年北方錳礦走勢同比前幾年處于相對高位運行,底部基線基本高于往年同期,北方主流礦同比前3年均不同程度的出現了上漲,如圖所示,以天津港主流澳塊為例,2018年澳塊均價為62.7元/噸度,同比17年、16年、15年同期分別上漲16%、39%、132%,其主要邏輯在于外盤期貨高位支撐、匯率上漲帶來成本變相增加且下游硅錳強勢依托,錳礦價格底部支撐力強,下行空間有限。
2、進口量高位不下。據海關數據顯示,截止十一月,錳礦進口量總計約2537.03萬噸,環比去年同期累計進口總量增加29.3%(去年同期進口量為1962.27萬噸),其中主流澳塊累計進口481.4萬噸,同比去年同期增加30%;南非礦進口1017.4萬噸,同比去年增17.9%;加蓬礦進口229.4萬噸,同比去年增14.8%;巴西礦進口191.9萬噸,同比去年增20.9%;馬來礦進口156.2萬噸,同比去年增59.4%;由于2017年到2018年進口錳礦利潤維持高位,較多非主流礦山進入國內擠占市場,礦山的暴利是增量持續性的前提。
3、下游需求不穩。今年上半年硅錳南北主產區開工均不穩定,17年12月到今年1月份寧夏環保一刀切影響約50%的產量,3-4月份的寧夏主產區為抵制高價礦自保減產,各錳系會員單位根據各自企業情況限產10%~50%的產能,6-7月份環保回頭看,廠家紛紛降耗30-50%生產,導致硅錳產量再次受到干擾,前三季度硅錳生產不穩,錳礦的需求不同程度上受到抑制。
三、2019年錳礦市場展望
從供應端來看,一月外盤觸頂回落,礦山報價紛紛下調,South32澳塊報7.19美金,折合人民幣成本約58元,加蓬塊報6.85美金,折合人民幣55元成本,Tshipi南非塊報6.25美金,折合51塊錢的成本,結合船期及當前市場成交情況來看,明年一季度錳礦成本雖有下行但總體仍處于高位,錳礦現貨議價彈性不大;而礦山利潤仍處于高位,國外礦山發貨意愿大概率維持在高位,在無明顯外因影響下預計明年錳礦供應仍將保持高位增長態勢。
需求方面,由于2016年-2018年這三年間,硅錳價格波動頻繁,不少企業把握住了機遇,獲得了不錯的盈利,而基于自身發展的要求以及增量降本的目的,南北不少產區的大型企業陸續建設30000KVA以上的全新礦熱爐,但是由于2018年上半年環保及價格包括企業自身等因素影響,暫時沒有大規模投入生產,下半年及19年將陸續有新增產能投入市場,錳礦需求穩中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