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中央宣傳部、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教育部、解放軍總政治部、北京市委在京舉辦“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第二場報告,邀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圍繞“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就作報告。
報告一開始,陳吉寧就簡明扼要地將環保工作的定位用兩句話總結: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主力軍。兩句話擲地有聲、一針見血,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行了概括和總結。
境內外媒體高度關注這次主題報告,截至10月10日8時,百度搜索相關結果約7780個,相關新聞報道和文章80篇,微博實時熱搜相關結果50個,搜狗搜索微信公眾號平臺相關結果73個。
《人民日報》分別在02版、07版顯著位置刊發題為《“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第二場報告舉行 生態環境保護攻堅克難成效明顯》、《“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效明顯》兩篇報道,新華社播發題為《“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第二場聚焦生態環境保護》通稿,《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均刊發題為《“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第二場聚焦生態環境保護》、《“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的兩篇報道。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經濟日報》等媒體的報道援引陳吉寧的介紹稱,“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單位、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以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為重點堅決向污染宣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報道稱,陳吉寧在報告中指出,如果經濟發展一味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這種發展難以持續。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實現共贏,才可以讓我們的發展質量更好。
微信平臺更是快速反應,從不同側重點關注報道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哈爾濱環保的微信平臺接連推送兩篇報道,分別從“三個問題介紹‘十二五’環保工作”和“兩句話定位環保工作”兩個角度進行了思考。涪陵環保的微信平臺推送了題為“陳吉寧強調‘四觀’”的報道。北京環保宣傳、山東環境、安徽環保等多個環保領域微博、微信公眾號均在第一時間進行相關新聞推送。
這次報告也引發了廣大網民的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陳吉寧部長的語言既通俗易懂,又科學嚴謹,既接地氣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許多網站的網民熱切跟帖討論,“為陳部長點贊”。網民“綠風”跟帖稱,“現在我國的環保工作已經有很大進步了,公眾在環保上的關注度發揮了推動作用。美好的環境是你我共同的期待,希望陳部長再接再厲。”
搜索網絡不難看到,大多數網民都肯定了“十二五”期間環保工作取得的成效。網民“安崇民”留言稱,“環保事業利國利民,功德無量。老實講,沒有什么事像環境保護需要人人自我克制自覺行動的了。所以環保成績的高低,我們人人都有份。”
也有一些網民從嚴格和切實落實相關政策和制度的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網民“還行585”稱,“其實中國缺乏的是心靈環保,期盼陳部長能多出臺一些利民舉措,回饋百姓天藍水清。期待環保工作還需真抓實干。”
從媒體的關注、網民的熱議不難看出,生態環境保護如今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帶領下,在全國環保系統的努力下,在廣大關心生態環境保護的人們的共同參與下,全社會形成合力,為實現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而努力奮斗,為建設美麗中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光添彩。
報告一開始,陳吉寧就簡明扼要地將環保工作的定位用兩句話總結: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主力軍。兩句話擲地有聲、一針見血,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行了概括和總結。
境內外媒體高度關注這次主題報告,截至10月10日8時,百度搜索相關結果約7780個,相關新聞報道和文章80篇,微博實時熱搜相關結果50個,搜狗搜索微信公眾號平臺相關結果73個。
《人民日報》分別在02版、07版顯著位置刊發題為《“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第二場報告舉行 生態環境保護攻堅克難成效明顯》、《“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效明顯》兩篇報道,新華社播發題為《“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第二場聚焦生態環境保護》通稿,《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均刊發題為《“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第二場聚焦生態環境保護》、《“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的兩篇報道。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經濟日報》等媒體的報道援引陳吉寧的介紹稱,“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單位、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以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為重點堅決向污染宣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報道稱,陳吉寧在報告中指出,如果經濟發展一味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這種發展難以持續。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實現共贏,才可以讓我們的發展質量更好。
微信平臺更是快速反應,從不同側重點關注報道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哈爾濱環保的微信平臺接連推送兩篇報道,分別從“三個問題介紹‘十二五’環保工作”和“兩句話定位環保工作”兩個角度進行了思考。涪陵環保的微信平臺推送了題為“陳吉寧強調‘四觀’”的報道。北京環保宣傳、山東環境、安徽環保等多個環保領域微博、微信公眾號均在第一時間進行相關新聞推送。
這次報告也引發了廣大網民的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陳吉寧部長的語言既通俗易懂,又科學嚴謹,既接地氣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許多網站的網民熱切跟帖討論,“為陳部長點贊”。網民“綠風”跟帖稱,“現在我國的環保工作已經有很大進步了,公眾在環保上的關注度發揮了推動作用。美好的環境是你我共同的期待,希望陳部長再接再厲。”
搜索網絡不難看到,大多數網民都肯定了“十二五”期間環保工作取得的成效。網民“安崇民”留言稱,“環保事業利國利民,功德無量。老實講,沒有什么事像環境保護需要人人自我克制自覺行動的了。所以環保成績的高低,我們人人都有份。”
也有一些網民從嚴格和切實落實相關政策和制度的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網民“還行585”稱,“其實中國缺乏的是心靈環保,期盼陳部長能多出臺一些利民舉措,回饋百姓天藍水清。期待環保工作還需真抓實干。”
從媒體的關注、網民的熱議不難看出,生態環境保護如今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帶領下,在全國環保系統的努力下,在廣大關心生態環境保護的人們的共同參與下,全社會形成合力,為實現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而努力奮斗,為建設美麗中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