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航運行業分析師表示,此次BDI上漲主要是由于礦石運輸量增加所引起。一方面,國際礦山加大了對中國鐵礦石發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當前正是填補庫存的時期,具有季節性影響。
長江證券行業分析師韓軼超指出,隨著淡水河谷進入下半年的礦石出口旺季,市場運價短期回升明顯,而中國港口礦石庫存連續數周下跌和市場預期今年美國谷物大豐收,為市場情緒轉變奠定了基礎,預期短期內BDI指數仍有上漲空間。
據工信部8月18日披露的數據,2014年1至6月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石45716萬噸,同比增長19.1%,鐵礦石進口量創歷史新高。澳大利亞和巴西仍是中國鐵礦石進口的主要來源地,占比分別達到56.1%、17.6%。7月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5537萬噸,同比飆升33.5%,環比上升10%,占總進口的67%左右。
工信部在披露上述數據時指出,鐵礦石進口量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國外鐵礦石巨頭產量、發貨量持續攀高。二是部分海外權益礦回運量增加,如山鋼和中鐵物資在塞拉利昂投資的鐵礦山陸續向國內供應鐵礦,致使中國從塞拉利昂進口鐵礦石大幅增加。三是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走低,噸礦進口平均價格比國產礦平均價格低100多元。
從今年三月下旬開始,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陷入低迷,遠程礦出口量減少,海岬型船市場運價下跌,煤炭需求旺季不旺,南美糧食船運漸入尾聲,諸多因素導致行情慘淡,運價持續低迷不振。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進口干散貨綜合指數、運價指數和租金指數7月下旬創下年內新低,直至月底才逐漸企穩,7月31日分別為740.03點、839.01點和591.57點,環比分別下跌4.2%、3.8%和5.1%。
而上海航運交易所最新發布的《中國進口干散貨運輸市場周度報告》顯示,上周中國進口干散貨運輸市場集體回升,其中鐵礦石船運活躍,市場氛圍不錯,海岬型船運價飆升;巴拿馬型船在糧食船運拉動下穩升;超靈便型船波動較小。中國進口干散貨綜合指數、運價指數、租金指數主要在大船拉動下全線回升。
報告指出,上周中國北方至澳大利亞往返航次期租航線成交增多,尤其是下半周,即期成交日租金快速回升。周初該航線即期成交日租金在1.5萬美元左右,周末成交上漲至1.9-2萬美元。上周四,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北方至澳大利亞往返航線海岬型船TCT日租金為11990美元,較上期上漲31.5%。
不過,對于航運市場的回暖,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韓軍指出,市場終于迎來大漲,但是這種漲勢令人憂心忡忡。這與2013年三四季度的漲勢頗為相似,傳統旺季到來,礦商大力推動使得運價大幅攀升,但背景卻大不相同。
韓軍表示,去年中國全國的固定資產設施投資維持在19.6%,基礎設施投資20%以上,房地產投資增速在19.8%,同時仍有諸多突發因素如印尼金屬原礦出口禁令等因素干擾,FFA市場操作,造成運價大幅上漲。截至目前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僅17%,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為25%,房地產投資僅為13.7%,投資對整個經濟的拉動作用在減弱,基礎設施的投資并不能完全彌補房地產投資下滑帶來的缺口。總的來說,市場的低位反彈符合預期,但是仍需對近期運價漲勢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