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的同質化競爭并非是近兩年才出現的現象。早在多年前,低端產品的競爭便愈發激烈。近幾年,隨著產品定位同質化的加劇,市場同質化競爭也開始逐步蔓延。工信部日前發布的《2014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和2015年展望》中指出,我國鋼鐵行業同質化競爭進一步向高端產品蔓延。
該報告中指出,大型鋼鐵企業精品板材項目多為汽車板、電工鋼等高端產品,已出現過剩跡象,低牌號取向電工鋼、無取向電工鋼及普通質量汽車板市場壓力進一步加大,高端產品同質化競爭日趨加劇。
以汽車鋼為例,由于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1.4億輛,基數過高,汽車銷售量不具備兩位數增長的條件;以及,中國經濟面臨調整,中重型載貨車行業還是客車行業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業內預計,汽車行業小幅增長將逐漸成為常態。
而從汽車鋼的供應來看,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想在這個市場分一杯羹,大型鋼廠也在不斷擴大汽車鋼方面的產能。據“我的鋼鐵網”汽車鋼團隊的不完全統計來看,2014-2016年,全國計劃投產汽車用鋼的生產企業達十多家,設計產能約1068萬噸。業內對于汽車鋼同質化競爭的擔憂漸起。
隨著國內生產企業不斷調整產品結構,生產技術從過去的普碳鋼逐漸進步,產品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且向高端產品蔓延變得難以避免。相似的產品,服務體系亦毫無創新之時,市場只能進行一次次激烈的價格競爭,最終受傷的仍然是生產企業。
在《鋼鐵行業2015~2025年技術發展預測報告》(下稱:《報告》)中同樣提到了當前市場存在同質化競爭加劇,以創新為主導的差異化不明顯的問題。
《報告》指出,市場同質化競爭下,多數企業也開始考慮差異化發展。但差異化的形成依賴于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生產制造能力。要求企業不僅要有捕捉市場需求包括未來需求的能力,并將需求快速轉化為能夠滿足應用的產品的能力。
業內人士也指出,隨著外部環境以及內部條件的變化,企業應隨時調整自己的經營戰略與策略,尋找差異化優勢,創立差異化優勢,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技術創新、質量管理、成本控制、服務等軟實力均被業內認為是企業突破同質化競爭重圍的關鍵能力。盡管國內的鋼鐵行業正處于困境中,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展與科技環保部副主任姜尚清曾依然表示,在市場環境低迷的情況下,一些企業反而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以便在行業競爭中長期處于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