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重組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尤其是超大型鋼鐵集團,所牽涉的方面就更多,而且即使重組之后,效果如何仍然也是問題。
因鋼鐵行業陷入低迷期拖累而表現低迷的鋼鐵股,終于迎來轉機。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已經公布2014年年報的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總共有16家,其中僅有2家出現虧損,除此之外,鋼鐵股近期在A股市場上的表現也同樣格外搶眼,整體板塊屢次出現大幅度上漲。
除此之外,當前鋼鐵板塊所面臨的消息面刺激也同樣豐富多樣,“一帶一路”、京冀一體化以及資源稅改革等多個概念均對鋼鐵板塊形成巨大利好,但值得注意的是,鋼鐵股積極向好的背后則是鋼鐵整體行業仍然處于低迷的現實,現貨價格仍然處在下降通道之中,而這也為資本市場上的鋼鐵股復蘇蒙上不確定的陰影。
消滅低價股運動
截至4月8日,A股市場上共有16家鋼鐵上市公司發布了年報,其中僅有凌鋼股份和八一鋼鐵2家出現虧損,而其余14家均實現了盈利。其中,寶鋼股份依然保持了在鋼鐵行業內的龍頭地位,凈利潤達到57.92億元,盈利水平位居首位。
2013年年報出現24.99億元和23.38億元巨虧的重慶鋼鐵和酒鋼宏興,今年均實現了扭虧為盈。重慶鋼鐵2014年實現凈利潤5143.1萬元,較上一年上漲102.06%,酒鋼宏興2014年盈利3913.37萬元。
“去年一些出現巨虧的公司今年也順利扭虧,這主要得益于鐵礦石價格的降低導致成本下降以及一些資產處置。”一位券商人士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除了年報顯現的行業盈利能力好轉之外,鋼鐵板塊近期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也格外搶眼。
4月3日,板塊整體漲幅超3%,其中河北鋼鐵、首鋼股份等5股漲停,此后鋼鐵股一直表現強勢,截至4月8日收盤,鋼鐵板塊再度上漲0.75%,其中中原特鋼、方大特鋼以及杭鋼股份均現漲停。
繼2014年鋼鐵行業消滅鋼鐵的一元股、二元股后,截止2015年4月初,三元股也僅剩重慶鋼鐵和山東鋼鐵,四元股包括武鋼股份、酒鋼宏興、華菱鋼鐵等7只。
但據中鋼協的數據顯示,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2011年至2014年鋼材全年平均銷售結算價格分別為4468元/噸、3750元/噸、3442元/噸、3074元/噸,呈不斷下滑趨勢。
“鋼鐵基本面的好壞與股價是否上漲已經關系不大,它只是影響了鋼鐵的漲跌幅大小,盈利惡化時,鋼鐵上漲但跑輸大盤;盈利改善時,鋼鐵繼續上漲且可能獲得超額收益。”卓創資訊鋼鐵分析師劉新偉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的上漲受到多方面政策的推動,比如一帶一路概念、京津冀一體化、資源稅改革外加上工信部即將出臺新的《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促進兼并重組,都對整個板塊形成向上的助力。”
而由“一帶一路”拉動的基建建設成為提振行業的直接因素。根據今年地方兩會的情況來看,各地方公布的“一帶一路”擬建、在建基礎設施規模已達到1.04萬億元,其中,鐵路投資近5000億元,公路投資1235億元,機場建設投資1167億元,港口水利投資超過1700億元。
除此之外,近期鋼鐵股也普遍受到券商的看好,根據廣發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改革紅利營造牛市氛圍,鋼鐵行業供需形勢將繼續好轉、盈利將加速回升。
行業兼并重組提速
實際上,除了一帶一路和京冀一體化之外所帶來的基建提振之外,工信部即將出臺的《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會引發鋼鐵板塊重組潮的開局。
根據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透露,《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有望在2015年6月之前出臺,而這份《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就是:經過三年時間的努力,壓縮我國8000萬噸鋼鐵產能,以緩解產能過剩矛盾;建立2家-3家智能示范工廠,提升行業兩化融合水平,而更重要的是,促進兼并重組,將鋼鐵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左右,這也就意味著我國鋼企行業未來的幾年時間中將出現一次大規模的并購重組潮。
除此之外,今年3月20日,工信部還就《鋼鐵產業調整政策(2015年修訂)(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明確提出3家-5家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的構想,并且到2025年,前十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全國占比不低于60%。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構想浮出水面,市場上便已經開始流傳寶鋼與武鋼兩大鋼鐵業巨頭合并的消息,不過隨后寶鋼股份和武鋼股份分別發布了澄清公告。
上述券商人士告訴記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工信部的文件出臺之后,鋼鐵業的確將迎來一輪兼并重組,對鋼鐵股,尤其是業績出色的鋼鐵股,是很明顯的提振。”
一位唐山地區的鋼廠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要想進行重組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尤其是超大型鋼鐵集團,所牽涉的方面就更多,而且即使重組之后,效果如何仍然也是問題,如果僅僅停留在資金援助或者財務報表上的合并,就缺乏意義。
因鋼鐵行業陷入低迷期拖累而表現低迷的鋼鐵股,終于迎來轉機。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已經公布2014年年報的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總共有16家,其中僅有2家出現虧損,除此之外,鋼鐵股近期在A股市場上的表現也同樣格外搶眼,整體板塊屢次出現大幅度上漲。
除此之外,當前鋼鐵板塊所面臨的消息面刺激也同樣豐富多樣,“一帶一路”、京冀一體化以及資源稅改革等多個概念均對鋼鐵板塊形成巨大利好,但值得注意的是,鋼鐵股積極向好的背后則是鋼鐵整體行業仍然處于低迷的現實,現貨價格仍然處在下降通道之中,而這也為資本市場上的鋼鐵股復蘇蒙上不確定的陰影。
消滅低價股運動
截至4月8日,A股市場上共有16家鋼鐵上市公司發布了年報,其中僅有凌鋼股份和八一鋼鐵2家出現虧損,而其余14家均實現了盈利。其中,寶鋼股份依然保持了在鋼鐵行業內的龍頭地位,凈利潤達到57.92億元,盈利水平位居首位。
2013年年報出現24.99億元和23.38億元巨虧的重慶鋼鐵和酒鋼宏興,今年均實現了扭虧為盈。重慶鋼鐵2014年實現凈利潤5143.1萬元,較上一年上漲102.06%,酒鋼宏興2014年盈利3913.37萬元。
“去年一些出現巨虧的公司今年也順利扭虧,這主要得益于鐵礦石價格的降低導致成本下降以及一些資產處置。”一位券商人士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除了年報顯現的行業盈利能力好轉之外,鋼鐵板塊近期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也格外搶眼。
4月3日,板塊整體漲幅超3%,其中河北鋼鐵、首鋼股份等5股漲停,此后鋼鐵股一直表現強勢,截至4月8日收盤,鋼鐵板塊再度上漲0.75%,其中中原特鋼、方大特鋼以及杭鋼股份均現漲停。
繼2014年鋼鐵行業消滅鋼鐵的一元股、二元股后,截止2015年4月初,三元股也僅剩重慶鋼鐵和山東鋼鐵,四元股包括武鋼股份、酒鋼宏興、華菱鋼鐵等7只。
但據中鋼協的數據顯示,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2011年至2014年鋼材全年平均銷售結算價格分別為4468元/噸、3750元/噸、3442元/噸、3074元/噸,呈不斷下滑趨勢。
“鋼鐵基本面的好壞與股價是否上漲已經關系不大,它只是影響了鋼鐵的漲跌幅大小,盈利惡化時,鋼鐵上漲但跑輸大盤;盈利改善時,鋼鐵繼續上漲且可能獲得超額收益。”卓創資訊鋼鐵分析師劉新偉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的上漲受到多方面政策的推動,比如一帶一路概念、京津冀一體化、資源稅改革外加上工信部即將出臺新的《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促進兼并重組,都對整個板塊形成向上的助力。”
而由“一帶一路”拉動的基建建設成為提振行業的直接因素。根據今年地方兩會的情況來看,各地方公布的“一帶一路”擬建、在建基礎設施規模已達到1.04萬億元,其中,鐵路投資近5000億元,公路投資1235億元,機場建設投資1167億元,港口水利投資超過1700億元。
除此之外,近期鋼鐵股也普遍受到券商的看好,根據廣發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改革紅利營造牛市氛圍,鋼鐵行業供需形勢將繼續好轉、盈利將加速回升。
行業兼并重組提速
實際上,除了一帶一路和京冀一體化之外所帶來的基建提振之外,工信部即將出臺的《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會引發鋼鐵板塊重組潮的開局。
根據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透露,《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有望在2015年6月之前出臺,而這份《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就是:經過三年時間的努力,壓縮我國8000萬噸鋼鐵產能,以緩解產能過剩矛盾;建立2家-3家智能示范工廠,提升行業兩化融合水平,而更重要的是,促進兼并重組,將鋼鐵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左右,這也就意味著我國鋼企行業未來的幾年時間中將出現一次大規模的并購重組潮。
除此之外,今年3月20日,工信部還就《鋼鐵產業調整政策(2015年修訂)(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明確提出3家-5家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的構想,并且到2025年,前十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全國占比不低于60%。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構想浮出水面,市場上便已經開始流傳寶鋼與武鋼兩大鋼鐵業巨頭合并的消息,不過隨后寶鋼股份和武鋼股份分別發布了澄清公告。
上述券商人士告訴記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工信部的文件出臺之后,鋼鐵業的確將迎來一輪兼并重組,對鋼鐵股,尤其是業績出色的鋼鐵股,是很明顯的提振。”
一位唐山地區的鋼廠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要想進行重組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尤其是超大型鋼鐵集團,所牽涉的方面就更多,而且即使重組之后,效果如何仍然也是問題,如果僅僅停留在資金援助或者財務報表上的合并,就缺乏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