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上漲原因,中信期貨分析師劉潔認為,第一,前期價格下跌到位,繼續下跌能量不足,因此有回升要求。第二,近月合約漲幅更大是由于臨近交割月,近月合約貼水普氏指數和現貨港口價格較多,因此在期貨上買入礦石更加劃算。
國投中谷期貨分析師郭建權則認為原因有三點:一是鋼材需求端好轉帶動鋼材價格止跌反彈。二是產業鏈庫存非常低。不僅港口庫存從1.1億噸以上降到8000萬噸左右的水平,而且鋼廠庫存可用天數也處于歷史最低水平。三是期現價差回歸。6月份以來,09礦石合約一直貼水現貨高達50元每噸以上,最高貼水在80元以上,隨著交割臨近,期現貨價格有回歸的需要。
從資金行為來看,國信期貨分析師施雨辰分析表示,近期多頭資金不斷涌入,鐵礦石期貨各合約的前二十名凈多單持倉不斷增加。29日,鐵礦石期貨各合約的前二十名凈多單持倉75863手,而28日僅有23658手。
“鐵礦石期貨在三個跌停板后,已經形成較為堅固的底部,從而展開反彈。但受到鋼鐵市場處于需求淡季、鋼廠又在不斷增加檢修和減產數量的影響,鐵礦石需求縮減,而國際鐵礦石生產商依然維持較高產量,國內的港口鐵礦石庫存反彈之勢有望延續,這都將導致后期現貨鐵礦石價格易跌難漲,限制鐵礦石期貨的反彈空間。”施雨辰說。
鐵礦石的基本面并不樂觀,鐵礦石的供應端仍維持高位。施雨辰表示,雖然國內鐵礦石生產商因為虧損加劇而被迫減產,但國際礦商仍有利潤,澳大利亞和巴西的生產商依然維持高產量。
全球第一大礦商巴西淡水河谷2015年第二季度的鐵礦石產量達8530萬噸,為有史以來第二高的季度產量。澳洲三大礦商中,必和必拓去年鐵礦石產量同比增長9%,并預計今年西澳鐵礦產量將再提升7%,同時鐵礦石的單位生產成本預計降至每噸16美元。力拓今年二季度鐵礦石產量達6389萬噸,再創歷史新高。FMG今年上半年鐵礦石產量同比增長11%。最新的財報顯示,FMG的生產成本從60美元大幅下降至39美元/噸。
而需求整體仍以縮減為主。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劉秋平從其調研的3家鋼鐵企業看,由于上半年的盈利情況尚可,6月中旬至今雖有虧損,但前期的盈利尚可支撐當前的生產,不會馬上減產。原料方面,如果鋼廠對于后期銷售較為看好,會加快原料采購節奏,并增加原料庫存。但調研的幾家鋼廠對于鐵礦石、焦炭等原料的采購節奏在6月之后放緩,焦炭庫存一直維持低位,鐵礦石也以現采現用為主,不進行主動做庫存操作。
“目前看,礦石的反彈尚未結束,時間上至少反彈至8月上旬,不排除延續到9月合約交割結束。但反彈的持續性取決于鋼材終端需求能否持續好轉。如果鋼材現貨不能有效反彈,高爐開工率將難以提升,礦石需求也將難以提升,則價格的反彈也難以持續。”郭建權說。